多元訓練手法1---ORID焦點討論法
激發多元觀點,凝聚團隊共識
企業每天忙於業務運作,主管階層更要面對一連串的決策壓力,少有時間靜下心,聆聽一般員工的深層心聲,如此很容易埋下「不定時炸彈」的種子。例如開會開到一半,突然有人站起身大聲甩門出去,大家卻一頭霧水,不知他到底在生什麼氣。
著重多元觀點的「焦點討論法」,剛好能補足這一環。透過引導人的專業技巧,營造輕鬆的討論情境,讓員工說出心裡的話,雖然不一定得做出最終決策,卻能透過豐富的討論過程,協助團隊步調統一、凝聚共識。
焦點討論四部曲
開放智慧引導科技公司總經理許逸臻,在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的 「訓練發展俱樂部」上,撥放15分鐘的「蟲蟲危機」影片,接著分從ORID (Objective、Reflective、Interpretive、Decisional) 4大步驟,親自示範焦點討論法的實地應用。
當影片停止播放後,許逸臻立刻詢問大家「印象最深的片段?」可能是某個人物、一句話、一幕畫面,或是讓你好奇、忍不住噗嗤一笑的情節?這是ORID的第一步驟發覺客觀事實 (Objective),透過大家的腦力激盪,一起透過最直接的觀察、回憶,拼成一幅完整的事實圖像。
順著大家的觀察,許逸臻接著請大家藉著片中的人物、情節,分享自身感受 (Reflective)。譬如:為什麼某一幕讓你哭泣、或是讓你開懷大笑?這就是ORID的第二步驟,藉著影片為線索,聆聽每一位參與者的心聲。
ORID的第三步驟,則是持續運用提問方式,鼓勵大家透過模擬、聯想力,提出多元觀點 (Interpretive)。當許逸臻詢問:「你最能體會誰的心情?」時,台下有人最能體會站在一旁鼓勵螞蟻搬運的索尼;有人則透過飛力,聯想到推動組織變革時,滿富創意的人卻不一定能獲得理解。
走過一連串的引導問答,最後才是ORID的第四步驟:下決策(Decisional),也就是運用先前的分享,討論對於未來的影響、後續效果等。4大步驟就像是一個人的消化、吸收知識的過程,不但能聽到每一位參與者的想法,還能合力激盪新創意,解決棘手難題。
掌握提問技巧 拿捏介入時機
實施焦點討論法時,穿針引線的引導人很重要,通過國際認證專業引導師的許逸臻表示,「沒有不對的答案,只有更好的問題。」引導人必須懂得適時提問、拿捏介入時機。
焦點討論法的材料很多元,端視每一次的討論議題、如果是談公司策略,可能就要發下財務報表、競爭力分析,請大家提前2小時讀完,先吸收相關的客觀事實,才能真正進入分享。
長期運用ORID、帶領團隊腦力激盪的輝瑞大藥廠人力資源部經理狄家葳表示,不管是職場訓練、暖身活動、好友慶生會、不管如何,先前的準備都是關鍵,設想愈充分、臨場的引導也將愈流暢。
不過,唯有開放討論的場合,才適合端出ORID。許逸臻強調,如果「答案」已知、或是決策已定,千萬別運用焦點討論法,否則等於找大家背書,將會造成反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