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能夠一輩子做下去的事情! (下篇)

王征2019-02-13

(根據作者訪談記錄整理,經本人同意)

作者介紹

王征:Tony,OQ課程學員。 擁有超過15年在國際知名企業從事銷售和管理工作的經驗。 2012年開始學習教練技術,擁有ICF國際教練聯合會認證的PCC專業教練資格。 2014年初開始學習引導力的一階課程,2018年通過IAF國際引導者協會認證之專業引導師CPF。 現專注於教練和引導領域。 經作者本人同意分享其引導學習和實踐心得。

 

引導與教練的不同與結合

這個話題我現在還經常會去探討,也經常有夥伴也要去交流,也許未必是一個正確的答案,只是從我這個視角去看一下。

從純粹的教練角度和引導角度,他們還不可以直接對比的。 如果從group coaching或team coaching的角度去和facilitation去對比,也許有更多的相似點或共同點。

我們看一下TEAM DYNAMIC團隊互動是怎麼來的? 團隊和系統的有效其實是源自於他們真正的有品質的一種對話,所以引導也好,團隊教練也好,在面對多人的時候,我們怎麼樣讓他們更加有效地去對話,這是共同點。 但確實也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現在我所接觸到的facilitation,往往會是一次性的工作坊為主,不管這是半天的、一天的還是兩天的,它會聚焦,有個目標結果產出之後就結束了,很少有做完一次接下來再做一次的。 而團隊教練在某種程度上是看到一次一次的跟進,是因為團隊教練聚焦在人的轉變上面,人的關注度上可能會更高,而人的改變是需要時間的。 團隊發生一個高品質的對話,它也需要時間,因為這種改變是源自於我們人的內在覺察和轉變。 在一次性的引導工作坊中,它是可以通過一些方法或框架促成對話,但一旦回到日常工作中,也許他們又會回到原來的模式裡面去了。 這個是我看到的有不一樣的地方。

還有一個不一樣的地方,如果從ICF國際教練聯合會的定義而言,我記得是團隊教練它是強調十五人以內的。 而引導其實它沒有一個標準,上千人都是可以的。 在市場上,很多跟團隊在一起的活動/會議有時候好像都稱為團隊教練了。 但是如果真的從ICF這個定義去說,真的是在15人以內的才屬於團隊教練,然後一次一次的來展開團隊教練。 這是我看到的兩者之間的另一個區別。

第三個區別,其實剛才也有點涉及到。 在教練里會用到一個詞叫intention ,教練背後的一個意圖。 從我現在的理解看到引導的intention是要注重這一次的結果產出outcome,而team coaching會更加偏向於人的自我覺察的促進和責任承擔的選擇,以及團隊成員相互之間互動方式的關係改變。 這也是我會看到的不一樣的地方。

那麼如果先學教練,再學引導有什麼要注意嗎?

學教練的人會比較喜歡問問題,在某種角度看可能這是一個優勢,但是在引導中要注意你向誰問問題,這個很重要! 因為我們學教練的大部分是從一對一開始,所以我們習慣於有誰有個想法,念頭出來之後,我們就會去問。 但在引導的過程中,我們是面對一個團體,當聽到不同聲音的時候,我們問的可能是去問那個團隊,而不是問單一的個人。

我自己還有一個體會,教練裡面會講flow,跟隨客戶,陪伴客戶,與客戶共舞的過程。 而在學引導的時候,特別是一開始學的時候,有些時候還真的需要一些框架和方式。 一開始入手,要先把套路練好,投入足夠的時間琢磨好。 等到你駕輕就熟的時候,到了某個階段,你就自然而然會有一些新的東西出來,你就會融入到工作坊當中去。 要不然你可能兩個都不太像。 也就是說,學習時刻你就好好去把它學好,學透了。 不管是學教練也好,還是學引導也好,你既然在學,就放空自己,先原原本本的按照(教練和引導)方式試試看。 (目前為止我自己還時不時會把國際教練協會ICF和國際引導者協會IAF所宣導的核心能力閱讀一下,進而反思自己的狀態和能力。 )就好像ORID,好好去感受一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按照這個套路去多嘗試一下,到了一定階段,可能一些新方法和新應用自然而然地就會出來。

當然,我們最終的目的是服務於客戶,客戶的需求我們要怎麼去把握,而我們自己願意選擇運用什麼樣的方式/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去支援到客戶,這可能是我們自己要去回答的一個問題。

 

通過CPF的心路歷程

我學引導是14年初開始的,報名OQ引導力三階的學習,到18年9月份去考CPF,前前後后也快五年了。 期間其實也有想過要不要去認證,當時也沒什麼特別大的動力,或者說特彆強的意願。 因為一方面自己有教練的認證,我覺得再多一個證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所以就沒有特彆強的意願要再拿個證去證明自己。 我更多的是想著怎麼去發揮和應用引導。

這個考CPF的念頭還得從第一屆綠洲會說起。 那時候也不知道在哪個場景,Laura就問了那麼一句,Tony你怎麼沒考CPF啊? 然後也不知道因為什麼,就在那個時候我就這麼愣了一下,啟蒙老師問我為什麼不考,這個事我就要好好掂量一下了。

記得當時Laura也提到了,其實CPF認證不是一個拿不拿證的過程,真的是一個學習的歷程。 我參加過幾期亞洲的引導年會,每次去都有熟人去參加考試的,我也會聽他們分享,的確聽到更多的是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的學習收穫是什麼。 所以18年1月份我們在杭州綠洲會的時候,當Laura問到的時候,我就突然有個念頭想要去考一下,把證拿下來。 時間到了! 於是就開始了自己的考試準備,也變成了自己過去幾年引導歷程的梳理整合的過程。 沒有刻意,就是抱著一個學習的心態,投入其中。

在CPF認證的過程,還是覺得有一些點是值得好好去回顧一下的:

我自己這幾年在不斷實踐和應用的過程當中,其實是沉澱了一些自己的方式和方法,然後用這些方式和方法在資深的評委面前去做一個呈現,那一刻我覺得自己還不錯,感覺還可以,還有點信心,肯定可以的,覺得自己終於可以在評委面前去呈現了。 然而,在評審過程中,面對評審老師的訪談,回看整個引導示範過程的表現,一個個問題問出來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真的像你自己想像的那樣那麼自信嗎?

我自己的一個體會是說,自信我還是有的。 因為我是一點一滴的準備,一場一場的工作坊實施,逐步踏實地累積出來,做出來的。 但同時作為一個專業的引導者要求而言,會發現其實還有很多地方我還需要不斷地去深入,去探討的。

比如最簡單的一件事情,就是關於時間的問題。 這可能是最簡單的問題,引導示範只有30分鐘,你這30分鐘怎麼樣充分有效的去運用它。 如果真的到了客戶那裡的話,也真的只有30分鐘,那你怎麼辦? 對時間的有效把握和運用,也是對結果和產出的把握,就是要在有限的時間裡面要把結果呈現出來,你到底是怎麼辦? 用一些什麼樣的方式,更有效的框架去帶出結果? 這既是對客戶的一個尊重,也是對自己作為一個專業引導師的內在要求。

告訴大家我當時的時間沒有完全把握好,但是差的那幾分鐘卻會帶給我更多的反思和學習。 如果要成為一個專業的引導師,對得起CPF這三個字,相信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 告訴大家,在我認證當天的夥伴中,確實有人做到了,在30分鐘之內有效的把控了流程和產出。 在同一天你可以與評審們一起,看到其他人是怎麼用他的30分鐘的,這個也是很有價值的學習地方,平常你很少能有這樣的機會。

 

給引導學習者的建議

我想借用一下18年綠洲會Laura分享的一個模型,作為引導者有三根軸,“有活幹,幹得好,幹的久”,這三根軸對我印象還是蠻深刻的。

第一,有活幹。 作為過來人,當初自己不論是有錢沒錢,錢多錢少,真的是只要有機會,我都會去運用。 不管是面向企業的,還是公益組織的,甚至在家庭裡面,哪怕只有三個人,我也可以用引導的方式來開一個小會,我覺得這也挺好的。 要有活幹,自己得給自己找點活幹。

第二,幹得好。 這是一個不斷學習的一個過程,一個工具,比如ORID,真的可以有很多的發揮的空間。 所以我真的是會建議,不要去想著馬上學各種各樣的工具,好好去體驗一下就一個工具本身。 有人可能在想,ORID怎麼可能要學習三天,其實不僅僅是三天,那三天是去感受什麼是引導,去體驗什麼是工具所呈現出引導力的“力量”。 把一個工具學透用好,我覺得這個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說我要學習掌握更多的工具。

這個我再多說一點,因為我們習慣於去學各種工具,各種方法,好像這還學的比較快,但你最後會發現懂了那麼多工具方法,那你真的要用起來是什麼樣呢? 可能也只是一知半解。 而真正那些在分享工具的人,或者是一些資深的引導師,他們是因為對這個工具或模型熟悉掌握之後,到了一定階段,他才會分享,才會有更多的輸出。 所以反過來看自己在學的過程當中,是否真是把一個東西去用好它,吃透它,而不是一味去追求我到底要學多少個工具。 這才能幹得好。

第三,幹的久。 幹的久就是說這件事情是不是你真的是一輩子願意幹下去的? 跟你自身的連接到底是什麼? 引導對我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 有不少做team building的夥伴轉過來學引導,有的是培訓師在做引導,也有教練來學,但不管是誰學引導,要幹得久,就要挖挖自己的內在深處,也是持久幹下去的動力來源。

我自己也有想過這些問題,學了教練,學了引導之後,意味著什麼呢? 我說這兩件事情都挺好,想像自己在十年之後,三十年之後,只要我身體允許,我還是可以跟大家在一起,去展開一次高質量的對話,那會是非常開心和幸福的一件事情。 要幹多久那就問問自己內心吧。

這個模型我跟我的朋友曾經在分享交流中,又想到新的點子,就是螺旋形的向外延展發展。 一開始覺得能力也不高,或者幹的活也不多,這時候相輔相成的是一點點往外走的,不是一下子都走一條線。 你其實又有活幹,然後幹活的過程中在同時鍛煉你的能力,你還會意識到這件事情對我的連接到底是什麼? 我的意義到底何在? 是在不斷往外延伸的這麼一個過程,也是螺旋式發展的過程。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