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en Quest
在工作會議、團隊活動,婚禮或晚會中,我們可能分別聽過「主持」和「引導」這兩個詞。雖然它們聽起來相似,但實際上是截然不同的兩種角色。那麼,引導和主持究竟有什麼區別?通過一些小故事和簡單的對比,我們一起來快速理解。
主持是什麼?
主持,簡單來說,就是「掌控全場」的人。他們負責帶動氣氛、推進流程,讓活動按計劃順利進行。
【小故事】小李被邀請擔任公司年會的主持。他在臺上活躍氣氛,安排節目順序,時不時插播一些幽默笑話,讓觀眾一直保持熱情高漲。整場年會結束後,同事們紛紛誇讚他:「你真的太會控場了!」
在這個例子中,小李的職責是按照既定計劃推進活動以達成活動效果,而不是參與內容本身的討論或解決問題。這就是主持的核心:負責控制和執行。
【主持的關鍵特點】
- 強調掌控和流程推進。
- 主要目標是讓活動有序、熱烈。
- 通常有明確的劇本或計畫。
引導是什麼?
引導更像是幫助團體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答案。引導者並不提供現成的解決方案,而是通過設計問題、促進討論,讓參與者共同找到結果。
【小故事】小美是一名引導者。在一次部門戰略規劃會議中,她沒有直接告訴大家應該怎麼做,而是提出了一些問題:「我們目前的核心目標是什麼?」「有哪些挑戰需要優先解決?」她用便利貼記錄每個人的想法,並引導團隊整理出三項具體的行動計畫。
結果,大家不僅明確了下一步的重點,還對自己參與決策的過程感到滿意。
引導的核心是:激發參與者的智慧,共同解決問題。
【引導的關鍵特點】
- 強調促進和支持,而非掌控。
- 關注過程,幫助團體發揮創意、解決衝突與達成共識。
- 一般會預設流程,同時注重靈活應對。
主持與引導的核心區別
通過一個簡單的對比表格,我們可以更直觀地瞭解兩者的不同:
何時選擇主持,何時選擇引導?
選擇主持還是引導,取決於活動的目的和需要:
- 如果你的目標是順利完成一個預設流程,比如晚會或婚禮——選擇主持。主持能夠確保活動流程不脫軌,讓觀眾始終參與其中。
- 如果你的目標是解決團隊問題,或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參與想法的碰撞——選擇引導。引導可以幫助團隊挖掘潛力、解決分歧,並激發創造力。
主持與引導可以結合嗎?
在某些場合,主持與引導可以搭配使用。
【小故事】阿強在一次團隊年會上,先後扮演了主持人和引導者的角色。他先用主持的技巧活躍氣氛,然後在後面的討論環節中切換到引導模式,通過提問和總結,幫助團隊明確了來年的目標。
這種結合方式不僅讓活動有趣,還確保了成果的落地。
小結:找到適合的方式
主持和引導雖然有本質區別,但它們都非常重要。主持讓活動更流暢,引導讓團隊更有智慧。無論你是計畫一場活動,還是解決團隊問題,理解兩者的不同,選擇適合的方式,才能讓你的目標更快實現。
下一次,當你站在臺上或帶領團隊時,不妨問問自己:「我需要控制流程,還是説明大家找到答案?」答案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