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許逸臻
i
i
開放空間是如何説明組織或團體創新和突破?
在多年的組織工作當中,我體悟到掏空才能吸引豐盛(Emptiness attracts abundance)。組織如果沒有遇到複雜的挑戰,大多數選擇重複以往的做法,得到原有的成果。只有當組織或團體在某個層面遇到複雜的、緊急的議題,才會意識到需要改變,需要創新,需要突破。但是到那個時候,一般的引導方法已經來不及也不足以協助團體在有限的時間之內產生最多的創新跟突破。時間壓力之下,團體創新跟突破的挑戰就是,時間緊急,議題很複雜,而且要立刻做出決定和成果。此時能幫助團體的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之內創造最多的空間。
在物理當中,要創造真空,必須往四周施力創造空間。在開放空間當中,創造空間的施力點就在於既定事實(Givens)。有哪些限制條件,既定事實是團體需要意識到的邊界,協助他們清楚界定出來,那麼這個空間就能夠自動吸引豐盛的想法跟創新的點子。
開放空間就像禪修,協助團體靜下來(止),感受內心的熱情與責任感(觀),提出議題。這些議題本身就是解答的線索,線索交織之下,自然會得到解答。
i
i
開放空間的成功條件?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開放空間是在協助有限的時間中創造最多的空間,但還是需要配合大主題給與相對應的時間。
目前我們常常看到有人一小時就要用開放空間的方式。事實上,就好像一小時就要把禪都修好一樣,出現的結果是法則與原則沒有發揮,成果不能成就,反而讓參與者誤解了這個方法。開放空間最少的時間是三小時。對於比較重要的議題或是需要創新突破的方案,甚至需要兩天到三天不等。此時引導者如何贏得客戶信任説明團體創造這樣的空間就是挑戰。因為客戶對於沒有議題只靠團隊的自發性組織就要有成果,需要有信心,但引導者本身就要真正的對方法有體悟和信心,才能勇於接受這樣的壓力,幫團隊創造空間。
i
i
為什麼需要三天的時間來教開放空間的方法?
首先,這次的工作坊定義為開放空間學習工作坊,與一般教方法的課程是不一樣的。如果想學「方法」或技巧,事實上看書就很容易懂了。到工作坊來學習的又是甚麼呢? 打個比方,佛教中有禪修,若是要解釋禪修的方法,也許可以說明如何做,為何做。但真的要禪修,就要花時間真的去實證,可以自己做,但更多入門者選擇到禪修中心。那時候,在禪修中心的老師們就是維繫一個空間,讓「止」跟「觀」的過程能夠更容易發生。
i
i
開放空間遠遠不只是一個方法,而是描述出生命的方式(Way of life)─四大原則以及一個法則。身為引導者,必須有過真實的體會和自己的感悟,才能為團體創造出這樣精神的空間。在三天課程中,我跟Gail的任務是開啟一個時間與空間,讓開放空間的精神能夠真正全然體現,同時在所有原則跟法則上面,都協助大家做深刻的反思跟體悟。在實作層面,我們也要協助參與者將這個看起來很簡單的方法,在實作層面的準備與應用,做更深一層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