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問題十大條件 (附問題修改案例)

許逸臻 李夢鈴 Open Quest 2021-11-30

緣起

經常有初學引導的同學們問我, “老師,將一個好的問題寫出來好難啊! 我們該如何下手? “ “我們該如何鍛煉好的問題設計的能力? “ “老師你能不能幫我看一下我設計的問題,在引導的時候算不算好的問題呢?” 其實設計問題沒有快捷方式,要時常在做中練。在引導力課堂中有許多練習的機會,在這篇文章當中我也整理出主要的條件以及設計原則,協助大家的工作。我也協同李夢鈴老師,將常常看到的有問題的問句,整理出範例進行修改,讓大家比較有體感的知道修改的方向。

 

好的問題十大條件 附問題修改案例

設計好的問題的挑戰

 

其實設計 “好”問題的難處就在於,問題的本質是要啟動思考,世界上有多少種事情要啟動多少種宏觀與微觀的思考與討論,就有多少種問的方式。另外,人們問問題的動機也是不一樣的;有人是為了讓交易成交來提問,有人是為了讓某一個單一個個人深入思考而提問,有人是為了質疑而提問的…等等。

從引導的隱含價值去看好的問題

所以當我們思考什麼才叫做好的問題,首先是先定義範圍。我們在這篇文章就限定為探討在引導當中的好的問題。說到好的問題就牽涉價值判斷,而引導當中隱含的價值判斷就是團體的智慧是有價值的,我們需要透過成員的參與與合作去找出由內向外的解決方案。換句話說,在選定適合引導的場景時,好的問題就能彰顯團體智慧的價值,並且促進成員的參與及合作。反之而言,有好的問題就有不好的問題,把這樣的價值判斷倒過來看,在引導場景中不好的問題,就是只假設某部分的人,或者某個人有智慧,其餘的人沒有,或者問題依問出來反而阻礙了參與與合作。在比較透徹的瞭解引導場景與價值判斷的前提之下,我們就可以更清楚地勾勒出好的問句需要具備的條件。

  1. 開放式問句
    開放式問句有一個主要的特徵,就是往往是以5W1H開頭。也就是問What / When / Why / Where / Who / How為開頭的問句。另外,答案是開放的,可以有多個答案的。比如有些句型看起來是開放,但答案只有一個,也不算是開放式問句。開放式問句在引導的場景能讓每個參與者都有多個答案投入的可能性。相對於開放式問句,封閉式問句作為引導的焦點問題,就常有 “對話終結者”的臭名。它的特徵是以Yes / No為基礎的問法。以 “有沒有…?要不要…?是不是…?是否…?” 開頭的句型,往往就會讓引導當中的參與者直接回答是或不是,然後就結束了。不能將對話繼續開展。值得注意的是封閉式問句在引導當中雖然不適合做為對話的焦點問題,但在特定環節的厘清或者協助參與者理解彼此的時候,還是可以發揮它的功效的。

  1. 單一焦點的問句:
    在問句的設計上面一次一個焦點,讓參與者能明確正在回答的是什麼。多重焦點的問句等同於一次把好幾個焦點混和在一起問,這會造成參與者回答上的困難與困擾。有可能有人回答的是其中的一部分,另外一些人回答另外的部分,這樣不利於團體的參與及合作。即便他們很樂意參與,努力給你答案了,答案也會在不同的層次漂浮難以整理。
  2. 問句純粹(不含建議也不是詰問):

好的引導問題是個純粹的問題,裡面預設團體成員是有智慧的,所以不會將建議包在問句當中。反之,有些問題裡面隱含了建議,往往是提問者已經直接跳到內容想要把答案送進討論之內,不得不慎。另外一種不純粹的問句是詰問式問法,更進一步的把答案變成預設的去詰問對方難道沒有想過或者沒有做過。這樣的問法是讓參與者進入防衛狀態。

  1. 符合參與者的詞彙語境:

好的問題用詞遣字當中會考慮到參與者的詞彙以及語境。比如同樣是討論一段視頻,對著一群互聯網公司的HRBP,或對著一群中學生,用的詞彙就要有所調整。有時候問題當中稍有不慎,可能會出現參與者不理解的行話、術語,特別是提問者自身帶來的流程或者方法也有可能有相關的術語。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1. 能打開參與

好的問題問了之後能夠打開參與者的回答意願與興趣。這代表什麼呢? 有些問句的問法比較像是老師在問學生考試的答案,答案是已知的,只是暫時被提問者揣在手上,等著驗證回答。如果有這種情況,提問者就要想一下是不是這些資訊其實是可以放在討論的開場,當作資訊的輸入。把真正需要參與才能得到的答案,運用提問問出來。
6. 問句簡短
好的問題其實字數不用很多,可以直指核心很聚焦的問出來。我常開玩笑告訴學生說,如果你發現問句很長,連念完都要換氣,那麼有可能是你還沒弄清楚你想問什麼。問句很長還有一種可能是你的問句已經變成多重焦點的問句。
7. 無歧異
好的問題問出去之後,問句在問的詞語或者焦點是參與者沒有歧異的,如果用詞上面還有大家對於什麼是這個焦點有歧異的話,那麼有可能答非所問。
8. 口語問法
好的問題問出來就是口語上容易理解語回答,有些引導師在設計的時候會寫出的問句是彷佛在寫論文當中的問法。有些書面問法很好的提問,一問完是要寫一篇論文才能回答,或者其實是個大哉問,需要兩天工作坊的大主題。這麼一來討論就很容易落在不知名的地方。
比如: “員工對此事的反應如何?” 這樣的問法若更口語或確切的問,可能可以是搜集資訊的問: “員工曾對此事有過哪些說法?”、”他們都說了些什麼?”,抑或是理解情緒反應的問: “員工對於此事有哪些情緒的表達?” 或者瞭解詮釋: “員工對於此事有哪些評價?” 甚至是: “員工對此事都有哪些要求?” 引導討論時,焦點問題都要儘量能夠容易理解容易參與探討。
9. 問句完整

好的問句在設計的時候,要寫成彷佛你在引導的場上逐字會這麼問出的來狀態。寫的時候有頭有尾,主詞明確,並且以問號結束。有時候問句僅有太少的字或詞,到了現場稍微不慎就會完全問偏。

  1. 促進正向心態
    留心不要激起聽者的防衛心,比如有些問題,寫在紙上平靜的看都沒問題,到現場一問,只要氛圍或者語調不對,就有可能激起聽者的防衛心,特別是那些用 “為什麼”開頭的問題。可以用另外的方式問。例如:  “為什麼XX事業部的上季業績沒有達到?”可以改成 “XX事業部上季業績沒有達到的原因有哪些?”。另外就是不要激起大家的受害者情結,比如 “是什麼讓我們遭受這麼大的損害?” 可以改成 “造成目前損害程度都有哪些因素?”

好的問題的十大條件:

好的问题的修改示范:

以下是梦铃老师整理同学们课堂当中的例句,我们一起把这些问句变成好的问句吧!

以上總結了要設計出引導上用的好問題要注意的十大條件。真實的磨練還是要靠每個人在真實場景當中動手設計問題,有時候真的試著寫寫看才知道難度在哪裡。這樣漸漸地就能累積足夠多的 “題庫”資源與設計的手感。如果還需要協助,可以看前輩們的範例,比如<<學問>>一書。我也鼓勵學習引導的實踐者們,多多做詳細的流程計畫,當中把使用的問題逐字的列下來,相信積累一段時間的提問經驗與反思之後,會有突破性的成長。

  FAQ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