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昶 2019-04-15
(根據作者訪談記錄整理,經本人同意)
作者介紹
曹昶:江湖人稱“曹叔”,OQ引導課程學員(OQ,Open Quest開放智慧),2018年6月通過國際引導者協會(IAF)的專業引導師認證CPF。 具有二十餘年企業管理崗位任職經歷,曾先後在化工、市場、房產、建築、通信等不同行業的多家大型多元化企業集團從事管理工作,歷任技術研發、生產部經理、辦公室主任、人力資源部經理、副董事長助理、人力資源總監等職務,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研發及管理、生產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工作經驗。 2015年4月起正式成為一名自由的團隊引導師、行動學習教練和管理顧問,專注於團隊引導和行動學習領域,曾先後為許多家組織和企業主持過團隊引導工作坊、行動學習專案,也為多家企業提供人力資源管理諮詢服務。 本文經作者同意分享其引導學習和實踐心得。
我與引導的結緣
我父親是浙江大學的教授,受家庭教育的影響,我們姐弟三人,那個年代都是想長大后成為一名科學家的,所以我們姐弟三人大學專業都是學的工科,當時根本就沒有想過去學別的東西。 所以,我大學本科選擇了浙江大學高分子化工專業。 畢業后直接進到化工企業,先做技術研發,幾年後就做到生產部經理,成為企業中最年輕的部門經理,是全面負責企業生產管理的一把手,下面管的最多的員工、最多的部門。 當時進了企業管理層之後,覺得自己在管理方面應該有所提升,於是就去報考了浙江大學的MBA。
後來因為化工企業有污染,都要往城區以外搬遷,越搬越遠,我也不想去。 另外也覺得對化工行業不是特別喜歡,而且化工這個領域還是很大的,自己想做點什麼好像不太能做到。 於是就想轉行,剛好也讀了管理專業,就想往其他行業轉。 像我這種做化工工藝和技術研發出身的,想進入別的行業擔任管理職務的話,最容易切入的領域就是行政辦公室這一塊。 而當時我有浙江大學MBA的背景,就很自然地去做了一家企業的辦公室主任。 剛開始的時候行政和人力資源是合在一起的,我就自然而然地接觸到了人力資源管理領域。 於是發現自己對人力資源管理非常喜歡,覺得蠻符合自己的興趣、氣質和個性的! 而且我MBA論文也是寫薪酬體系設計的,我當時選的導師也是人力資源這個領域的。
後來隨著大陸企業的發展,人力資源和行政這兩塊慢慢都分開了,分開以後我就專職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之後我就一直在多家大型多元化企業集團擔任人力資源老大。 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就會接觸到人力資源管理六大模組,而且通常來說,HR做到高階的話,都會把工作重心放在人才培養與開發這個領域,所以我就自然而然地切入到這個領域。
在2010年的時候,當時自己在一家大型多元化企業集團擔任人力資源總監,每年都要給集團及下屬公司的中高管幹部開展培訓項目,經過前幾年下來,傳統的培訓課程能上的幾乎都上過了,已經沒有了新意,我一直在苦苦尋找更好的培訓方式和課程。 那時候第一次接觸到了像行動學習和引導這些概念,當時引導在國內還是叫「促動」。。 我覺得引導或者促動最初進入大陸的時候,主要是以行動學習的面貌讓大家所瞭解的,包括現在國內很多行動學習的流派,我覺得其實做的就是引導,目前仍然有很多人把引導和行動學習混為一談。
記得第一次接觸時,我是參加一個培訓機構舉辦的半天推介沙龍,當時覺得這個方法挺好的,比傳統培訓課程老師單純講授要好,還有一些互動和後面行動落地的內容,於是馬上就把它放入了第二年的集團中高管團隊年度培訓計劃里,後來做了連續幾次的工作坊。
也就是那個時候我第一次接觸到引導技術,就被吸引住了,從此以後就深深地喜歡上了,於是自己開始有機會就去學習引導技術,參加各種引導技術培訓課程。 當時引導培訓課程不像現在這麼多,也不知道如何比較優劣,反正有就去學,慢慢就了解起來了。 就這樣陸陸續續學了國內外一些老師的引導課程,同時有機會也參與各類引導沙龍活動。
另外,廣泛閱讀只要市面上買得到的各種引導書籍。 我的第一本中文引導書籍是2011年別人送我的大陸較早翻譯版本《世界咖啡——創造集體智慧的匯談方法》,第一本英文引導書籍是2013年拿到的SPOT英文原版書,當時中文翻譯版還沒出來,是後來作者之一的Janice讓人寄送給我的。 而我的第一套繁體中文版引導書籍,是2013年託人從臺灣買的開放智慧翻譯的那四本書:《學問》、《誰說我們不能一起做決定》、《團隊成功的yes基因》和《開放空間科技》,其中有一本號稱是引導的聖經——《誰說我們不能一起做決定》。 買來以後,我就一股腦地都看完了,當時還有種囫圇吞棗的感覺。 也就是那時候對開放智慧和Laura她們幾位老師有了瞭解。 後來大陸引導方面的書越來越多,只要市面上有中文版的書出來,無論是大陸簡體版還是臺灣繁體版,我都會買來看。
當時引導是學了一些,但是在企業內部並沒有實踐機會,因為像這類民營企業的風格,並不是馬上能接受這種形式。 所以我就利用業餘時間擔任一些專業引導師的工作坊助教,並到當地一些HR社群或朋友推薦的企業里,幫忙做一些半天或者一天的引導工作坊,以此讓引導的學習與實踐緊密結合和互相促進。
但是因為平時工作很忙,作為集團高管基本上週末都要開會,如果要花上兩三天的整塊時間出去學習或實踐引導,往往就不太可能。 其實我曾想去參加OQ開放智慧2014年開放空間課程,但因為當時還在企業工作,一出去就得花三四天時間,實在走不開,所以就猶豫沒去參加。
一次成功的引導后發現可以以此為職業
我是2015年4月1日正式辭職離開企業的,當時感覺自己在企業已經做到了天花板,也想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覺得是不是可以出來自己做些什麼! 我在離開企業之前也或多或少地利用業餘時間做過一些引導工作坊,因為工作原因,無法全身心地去做。 但最早的時候,我倒沒想過以引導為職業並成為一名專職的引導師,當時就是熱愛,只是想過可能學了這個東西以後,在工作之餘可以作為一個愛好,未來可能年紀大了,還能有點事情做,發揮一下餘熱,當時就是這樣考慮的。
其實我剛從企業出來的時候,並沒有完全想好將來要做什麼。 當時我在人力資源這個圈子還是比較熟的,也小有名氣,有培訓機構和企業主動找上門來,要我給他們做工作坊。 甚至有家企業點名要我去做一個兩天的工作坊,這是我第一次做兩天版的。
那次專案是給一家製造型企業中高層團隊做引導,是和績效提升有關的,包括生產週期、交貨期等。 因為我自己在生產型企業幹過,做過生產管理一把手。 工作坊現場企業方也請了很多合作諮詢機構的管理顧問,其中有些人加入到小組成員當中,有些人就在後面旁聽。 兩天帶下來,整個流程還是蠻順暢的,最後大家評價都很高。 一名年紀較大的外部諮詢顧問跟我說:他是第一次接觸這種形式,從來沒看到過有這樣的一種做法,非常好! 我自己感覺也挺好,覺得這好像是一條可以以此為職業的路啊!
剛好就有這麼一些機緣,自己在企業裡面幹感覺也沒啥意思,而外面又有人來請,就這樣慢慢地做起來了。 所以一直到現在,我很享受這種狀態,蠻自由的,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不但能説明客戶企業發展,而且自己也能有學習與成長,自身還有經濟回報,在外面一年的經歷和收穫,遠遠超過在企業好幾年,這種狀態和感覺真得非常好!
離開企業之後就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時間,我開始針對性地去參加一些引導課程以及其他相關課程的學習,只要市面上有中文的或有中文翻譯的,只要看著還行的,我就會去報名學習。 就這樣開始慢慢地系統性學起來,通過不斷對自己的知識結構進行增強補充,我的引導功力也越來越紮實了。
我覺得作為引導者,雖然需要保持中立不給參與者內容,但是由於前期訪談調研、工作坊方案設計、工作坊現場實施、對情境及參與者語言的理解等方面需要,對引導者自身各類知識儲備的要求還是非常高的。 你需要了解的內容非常多,比如組織發展、變革管理、敏捷等以及一些管理模型、工具都要瞭解,還包括對一些行業知識的瞭解。 我自己有機會就去補充這方面的內容,希望能夠使自己的整個知識體系建構得更完整。
回顧我的職業生涯,前面10年是化工行業,中間13年是人力資源管理,現在這幾年是引導。 常說“十年磨一劍”,一個人一生的職業生涯可能也就是三四十年,也就是3、4個十年。 從事了引導以後,我覺得真正找到了自己所熱愛的又能作為終生事業的職業歸屬。 我發現冥冥之中很多東西就像命中註定的一樣,任何走過來的人生之路,有時候你沒到這個點上,你是沒有這種感悟的。 引導,我相信自己可以做上好多年,而且不止一個10年,我也希望自己像一些引導前輩那樣,七八十歲依然能夠精神矍鑠地活躍在引導工作坊現場。
豐富的工作經歷成為我的一個強項
縱觀我的企業工作經歷,就是一直在大型多元化企業集團從事管理工作,涉及化工、市場、房產、建築、通信、能源、酒店、金融投資等諸多領域,自己也分別擔任過技術研發及管理、生產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崗位職務。 我最初在化工行業工作了十年,從技術研發開始,一直到全面負責企業生產管理,後來開始轉行做人力資源管理,用一個比較時髦的說法,就是從業務出身的HR。
我從事過的行業和崗位是比較多的,就我的知識面以及對各行業和各工作崗位的理解,使我現在去各類企業做行動學習專案或者引導工作坊的時候,是非常有説明的。 因為我有很強的甲方背景,現在很多引導的需求方,比方說化工企業,他一定要找個化工行業出來的引導師,房地產企業的一定要找個懂房地產行業的引導師,所以這個可能成為我的一個強項所在。
成功的引導能夠帶來自我成就感
2016年我給一家公益組織做過一次1.5天的工作坊,參與者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局局長、校長和老師。 工作坊結束后,參與者們評價整個過程非常酣暢淋漓,如同行雲流水一般。 有位校長握著我的手說:今天我又看到了一位功力非常深的引導師。 我發現,和在商業環境中做引導不同,在公益環境中做,參與者的那種內驅力是不一樣的,像這些校長、教育局長他們本身的參與度是很高的,大家非常投入,整個現場效果非常讚,可以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情不自禁地鼓掌,這種感覺真得很棒!
通常做引導的人,當整個流程做完以後,大家很滿意,成果又很讚的時候,那種自我成就感給人的感覺是很愉悅的。 其實我們引導師比客戶更想要把工作坊做好,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我自身對工作坊的要求往往比客戶sponsor的要求都要高。 如果能夠做得很好,客戶很滿意,那種感覺是非常讓人開心的。
往往這種公益的引導是沒有什麼經濟回報的,這時候你可能會沒有任何掛礙和顧慮,反而可能會更全身心的投入,做出的效果會更讚,不像在商業環境中會受到企業老闆或者其他因素的影響。 所以我有時候跟引導師同伴開玩笑說,這種沒有任何金錢概念或者商業利益在裡面的引導,有時候你可能會做得更讚,因為你能夠全心投入,沒有任何的牽絆在裡面。
同樣,2017年給一家企業做引導工作坊,結束后培訓機構給我的反饋是參與者們好評如潮,聽到這些我感到很開心,覺得很有成就感。 有了好的口碑,後續就自然有了更多的業內互相推薦,又有了許多次合作。
學習引導需要完整的正確畫面
我之前學了很多引導的課程,但我參加OQ課程學習是比較晚的。 我是2016年才第一次參加OQ課程的學習,先學了開放空間課程,然後過了幾個月又參加了深度匯談課程。 我剛開始的時候為什麼沒有選擇上OQ引導力一二三階呢? 其實當時是有些糾結在裡面。 像ORID、團隊共創等工具我很早之前都已經學過好多遍,還現場觀摩過許多國內外專業引導師各種版本的做法,自己也實踐運用了很多次,覺得自己好像已經完全掌握了,當時覺得沒有必要再花錢來學一遍。
但是隨著自己引導實踐經驗和功力的提升,總是隱隱感覺到在自己做的過程中,有的地方會有些問題,不是那麼順暢,還有提升的空間,還可以做得更好。 你會發現,原來所學的東西裡面其實是有一點問題在那裡,教的不夠完整。
因為對我們學引導的人來講,很講究首先需要看到這個工具或方法操作的完整的正確畫面,如果一開始的時候看到的是一個不完整或者錯誤的畫面,其實是非常有害的,因為你以為這個就是這麼做的,其實並不是這樣。 所以我們一定要首先看到一個完整的正確畫面,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我比較欣賞的教學方式是,老師先給你做一個完整的demo,然後學員再去分組做,在做的過程當中可能有錯,可能有改變有創新,然後互相有反饋,這樣才能促進學習和提升。 如果老師沒有完整地給你做正確的demo,在你的腦海中一開始就沒有看到這個工具完整的正確畫面,你會發現這個過程是支離破碎的,雖然後面通過一些提問、反饋可以彌補一些,但提問和反饋也是需要學習者具有一定引導基礎及悟性的,於是這個洞往往是沒有補足的,可能有的地方就是一個很大的洞,你卻沒有意識到,以為無所謂, 但在現場實戰的時候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學習引導的工具和方法,不能僅僅關注外在的形式,而更要關注背後的原理及其的源頭,僅靠頭腦風暴、小組互動等一些參與形式加上牆上貼滿了花裡胡哨的卡片並不代表就是真正的引導。
作為我非常敬仰的引導起源ICA(文化事業協會)的幾個經典工具,我後來決定還是有必要來重溫學習一下由ICA認證授權的CToPT 老師來教授的OQ引導力一二三階課程,把自己的引導基礎打得更紮實一些,也為了今後我如果去參加ICA的引導認證做好準備。 而且我相信我來重溫學習的收穫一定比初學者要大得多,因為我畢竟學了這麼多年,也看很多人做過,自己也有很多實踐感悟,知道其中的溝溝坎坎在哪裡,知道哪些地方是重要的,因為有時候在引導過程當中引導師的一個提問、一句話、一個示範,對初學者來講可能是漫不經心的,但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自己做過引導的人,才能體會到這種銜接和關鍵點。
比方說,在一個大的流程當中,兩個環節之間連接的時候,可能引導者要講一段引導詞,這個看起來很漫不經心的一句話,其實都是精心準備的,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如果沒有的話,你就會感覺後面沒有別人做的那麼讚。 哪怕看起來是很簡單的一個小小的提問或追問澄清,或者一個小小的示範demo,或者是一個檢查點的設置,都很重要。 其實大的流程大家都已經比較瞭解了,我在學習的時候更關注這些小的tips。
所以我就想去看看ICA認證授權的老師是怎麼做的,完全抱著空杯心態,重新再完整地學一遍。
我是2018年5月15-17日才來學OQ一階的,記得當時課間休息時Shawn老師還私下很體貼地問我:這些內容是不是對你太簡單了點? 其實當時我CPF認證的第一階段提交資料已經通過了,第二階段現場評估要提交的那個方案也已經寫好了但還沒提交。 17日上完一階之後,晚上回到家裡,18日早晨起來,把自己寫的第二階段要交上去的方案再看了一遍,進行了最後的檢查,就交上去了。 然後6月15日現場CPF就通過了。
等到學完了OQ引導力三階段后,我一直在反思, OQ三階段的課程設計還是非常嚴謹的,完全是根據IAF的六項核心能力來設計整個課程體系,所教授的內容也是一個非常完整的架構,確實非常棒,非常值得來學。 我覺得如果我之前早點來學一二三階的話,可能對我的CPF認證準備會大有説明,可能使我整個CPF認證過程特別是第二階段現場評估的流程設計都會更順暢一些,而不是當時完全靠自己在那裡琢磨和摸索。
CPF認證的反思與收穫
我為什麼會去考CPF?
首先就是覺得作為以引導為職業,我確實需要有這樣一個認證資格。 當然有沒有這個認證並不是最重要的,引導還是要靠自身的功力和口碑。 通過CPF認證只是自己引導之路上一個新的起點而已,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其實我去考CPF最主要的一個想法,就是把認證看作是一次學習的機會,是對自己引導能力的一次全面檢驗。 就像考試一樣,我們從小到大參加了無數次考試,如果說不考試的話,我可能就有惰性,不會很認真地去看書,可能也會看但是不會看得那麼細。 但是如果要考試的話,我會把書裡的內容都好好看一遍、習題都好好做一遍。
我是在2017年初的時候考慮要不要去考CPF的,當時我覺得自己已經有拿得出手的七個案例了,有不同的主題,有商業的,也有公益的,有半天的,也有一天和兩天的,用到了不同的引導工具和方法,可圈可點,自己還算滿意。
到了2017年底正式決定考的,因為我不想到國外去考,剛好2018年上海有認證,就報名了。 然後就開始準備第一階段的資料,著手寫案例。 寫案例的過程也是蠻糾結的,我發現表現自己引導核心能力有很多文字可以寫,2500字遠遠不夠寫啊,要限定在2500字以內就只能忍痛割愛,手心手背都是肉,刪哪一塊都心疼,都捨不得刪。 於是我只能字斟句酌,哪怕一個標點符號我都要想一想,用很精鍊的文字,一點一點地刪,最後包括標點符號在內剛好2499個字,然後很早就提交了第一階段資料。 後來等了將近兩個月,到4月中旬收到第二階段的通知,才開始準備後續的訪談等內容。
整個認證過程還是蠻煎熬的,時間拖得比較長,總有一種一塊石頭沒有落地的感覺。 後來反思平時接洽引導需求的全過程,其實每次剛開始都是在這種不確定和混沌的情形之下去做案子的。 包括一開始,我也不知道CPF認證該怎麼做,案例該怎麼寫,證明材料該怎麼弄,都不知道。 包括後面的訪談,甚至和評審的溝通該怎麼弄,都是兩眼一摸黑。 但是其實這個過程就是很真實的過程,在這種混沌和不確定的情形之下,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地慢慢清晰起來,等你完全地走過一遍以後,你就發現是怎麼回事了,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過程。
經歷這個認證的過程,能夠讓我們對之前所學所做的內容有了更深更好的理解,進行更全面的回顧反思。 包括之前聽老師講的也好,看書也好,都會提到,比方說一個引導的案子進來以後,包括前期訪談調研和sponsor交流等該如何進行,但自己做的時候往往沒有很系統地反思過整個過程,更多的時候就是見招拆招,做到哪裡算到哪裡,沒有完整地去思考過。 但通過認證的過程,會讓你回過頭來再系統地反思一遍這個過程。
其實我在CPF認證之前,非常擔心的就是第二階段評估現場的挑戰,因為聽坊間傳說好像很挑戰的樣子,我不知道這30分鐘會發生什麼事情。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和準備,該如何應對這種未知的挑戰。 我就閱讀一些描寫引導者的狀態、引導者底層信念、核心價值觀方面的書籍資料,包括單邊控制模式、交互學習模式等,因為這些東西我覺得對於IAF的CPF六大核心能力來講,就是最基礎的,所有能力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的。 當你真正做到你的踐行理論和標榜理論相一致的時候,與核心價值觀相一致的時候,你自然而然地會在現場呈現出這種引導者的狀態,包括你的探詢、提問、回應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就會出來,而不是那種靠死記硬背而刻意為之的很機械的東西。 當然,應對的小技巧也要瞭解,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要真正參透和理解為什麼。
這是對我最大的一個感悟。 因為引導者是要在交互學習模式上產生的,包括在前期訪談調研、工作坊方案設計、現場工作坊實施等,都是要有這種底層信念和價值觀在那裡。 因為現場出現什麼問題,你是無法預知的。 只有將這些信念和價值觀真正內化於自己的內心之中,你才能夠有信心去面對那些未知的挑戰。
給引導學習者的建議
首先,我覺得學引導還是要去學正宗的,要看到完整的正確畫面。 有很多人雜七雜八地學了很多,始終沒有掌握到引導的精髓,究其原因是因為沒有從引導的源頭學起。 一些已經有多年引導經驗的引導師,他們或多或少最終都會追本溯源去學ICA的正宗版本,或者到臺灣去學,或者到OQ這邊來學。 因為他們在實際做的過程當中,就會發現問題,做的越多就越發現問題,如果他們原來學的不是正宗的版本,或者說是那種淺嘗輒止的簡化版,碰到真實的挑戰就不行了,hold不住了。 所以說要學習引導的話,一定一開始就要學習正宗的版本,要追本溯源,要看到完整的正確畫面。 如果你第一次沒有看到這個工具完整的正確畫面的話,你以後可能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夠真正參透。
第二點,引導還是一門實作的藝術,我覺得還是要靠多實踐。 你做的越多,你的感悟和學習就會越多。 哪怕是同樣的一個主題、同樣的一個工具,你用過很多次以後,就會發現很多問題,你才會真正理解和頓悟。 就像在課堂上學習,你好像全部學會了,但是一做以後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還是要靠實戰,學正宗的,然後多做。
第三點,就是要自己多反思。 引導很講究一個反思的過程,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還可以做得更好,要經常去反思並改進。
第四點,我覺得引導者還應該要補充很多其它相關學科的理論和知識,像管理、組織變革、組織發展、敏捷等等,要把自己的整個知識體系真正建構起來,然後與引導結合起來,形成你自己的而不只是模仿別人的做法。
第五點,經常有些人在問,是不是做引導的人需要有某些特定的人格特質,比如說是不是一定要很活潑外向或者一定要講話滔滔不絕的那種風格? 就拿我自己來講,其實我平時不太愛說話,是一個偏內向的人。 我覺得引導者的特質,不是說外向或內向,而是說引導者本身應該比較謙遜親和,又能夠比較包容開放,善於學習和接納,不是說一定是話很多或很主動很活潑的那種風格。 引導者不是站在聚光燈下面的那個人。
最後,引導之路上學無止境,作為一名引導者一定要對引導始終心懷敬畏之心,那些內外保持一致並真正秉持引導者信念和價值觀的人可能更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引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