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許逸臻 OQ睿問引導 1月30日
引導師的“火眼金睛”——讀出會議室的動態(之二)
作者 | 許逸臻
序言
想像這樣一個場面,在A專案的會議現場,會議成員當中有部分正爭論不休該用X方法或Y方法,同時也有部分沉默,有人表情無耐,有人感覺不耐煩…這些情況,假若會議是交給你來引導,你該怎麼下手?
其實,第一個該想的問題,還不是引導者該怎麼下手、怎麼介入?而是你能否讀出會議當中的動態。這些動態表面上也許看起來跟另外一個會議一樣,但不同的一群人,不同的議題,往往是不同的動態。
包含本篇在內的一系列文章,我們將給大家介紹:1)幾個能幫你讀出會議室動態的方法;2)如果這個會議沒有引導者,參與者的“自救方式”;3)如果有引導者,如何介入和思考你的介入方式。
之前我們已經推出該系列的第一篇文章《引導師的“火眼金睛”——讀出會議室的動態(之一)》,介紹了大衛•肯特(David Kantor)的“四角色模型”(點擊此處閱讀原文)。
這次我們將介紹大衛•肯特的“三個溝通的場域(Three Communication Domains)”。
大衛•肯特的“三個溝通的場域”
大衛·肯特對團體動態的研究
大衛•肯特(David Kantor)是一位元美國的系統心理師、組織顧問以及臨床研究者。他在溝通的基礎架構上面做了許多突破性的實證研究,並提出應用到所有溝通的模型——結構動力模型(Structure Dynamics)。他在哈佛大學等眾多國際知名的學術與研究機構都教授過眾多學生。
Kantor花了八年的時間密集研究會議以及人際溝通中的團隊動態,發現卓越的領導者須具備的關鍵能力在於:
- 1、能夠讀出房間裡的動態;
- 2、知道該怎麼在當下做出最好的貢獻,讓團隊討論回到正軌。
其實他所描述的正是引導的核心能力。
“三個溝通的場域”
在Kantor的結構動力模型中,上次我們介紹的是他最有名的“四角色模型”,說的是動態當中的行為面向。這次我們要介紹他的“三個溝通的場域(Three Communication Domains)”,這“三個溝通的場域”說的是溝通的內涵。這三個場域加上四個角色一起,可用來觀察房間中的動態。上次所說的啟動、跟隨、反對或旁觀的每一種行為,都可能展現在三個不同的場域。
這三個場域分別是:
- 1、情感(Affect):是關於感受與關係。這個場域溝通的是人們感受到關心或被關懷,目的是滋養與親密。在情感場域溝通時,用的詞多半是同理、敏感、關心、感受、福祉…之類的話。
- 2、力量(Power):是關於行動與生產力。力量的溝通主要是讓事情能做成,目標是效能與完成。在企業組織中,這是最主要的場域,不管想法再多,都要轉化成行動與生產力才算數。
- 3、意義(Meaning):是關於邏輯以及想法。意義存在思維當中,是在尋找解答的過程,目的是認同與整合。使命、願景、策略的討論,場域上面來看都是意義的場域。或者有問題需要解決,討論如何解決或需要考慮什麼的時候,也算是在意義的場域。
Kantor說在這三個場域溝通有如在三個不一樣的國度,對話中有效的參與者需要學會“流利地”說三種國度的語言。它們各有強弱之處:
人們習慣在溝通中用最熟悉的語言去說
往往人們會有一個最熟悉的語言,頂多兩個。而會與另外一個場域的溝通動態完全絕緣或者起衝突,也不知道要如何解套。
從下圖來看,當兩個人溝通的時候,都有各自的三個場域的內在過程。但溝通一說出來的話就以他最熟悉的語言去說,這往往就造成與對方不在同一個頻道上。
以下的情境大家是否非常熟悉:
- 業務部門主管:「我們部門的夥伴們已經非常辛勞,努力要達成公司這個非常不可能的目標。」(情感)
- 總經理:「數字還是沒有達到,而且過程中都沒有告訴我們沒有達到的風險。這是不能接受的。」(力量)
- 業務部門主管:「雖然大家都覺得數字不合理,但我從頭到尾都必須要給大家信心,讓大家能有士氣去沖數字。」(情感)
- 總經理:「最終總部還是看白紙黑字。其實沒到就是沒到。」(力量)
在組織的情境當中,最常被輕視的就是“情感的語言”。但其實要能抓住人心、鼓舞士氣也都要學會這種語言。
介面的能力
在這個動態中,要從衝突變成順暢,關鍵是什麼呢?
就是“介面的能力”,如何說介面的語言,能轉折到對方(或許對你熟悉的語言場域不熟的人或不願接受的人)能聽懂或願意聽下去的位置。
那什麼叫“介面的能力”呢?
- 業務部門主管:「我們部門的夥伴們已經非常辛勞,努力要達成公司這個非常不可能的目標。」(情感)
- 總經理:「我聽到了,我觀察到你就像啦啦隊長,非常努力的讓隊員們做出很不容易做的動作,這一點很值得肯定。」(意義)
- 業務部門主管:「謝謝,雖然大家都覺得數字不合理,但我從頭到尾都必須要給大家信心,讓大家能有士氣去沖數字。」(情感)
- 總經理:「這也是我們的挑戰。如何在讓大家有信心的情況之下,又能夠對總部保持資訊的暢通(意義)。」由於最終總部還是看數字,我們一起想一下今年要如何調整作法好嗎?」(力量)
這是簡單的例子。在兩人的對話當中,只要有一人開始在“介面”上講能夠銜接對方的語言,就可以起到正面變化的效果。想像在第二個場景,若你是當事人,會有什麼不同的觀感呢?
當會議有引導者時,引導者該如何思考
在一場會議當中,想像每個人都有四種行為角色(啟動、跟隨、反對或旁觀)的選擇,再加上這三種場域的溝通選擇,如果再把因為溝通的人數增加的複雜度加上去,這對於引導者來說,複雜度就更高了。這個該怎麼去思考呢?
- 流程框定溝通場域:引導者要看的主要是場域。有哪些場域是可以通過流程的設計或者提問,讓大家自然而然停留在某些場域。比如說,有順序的發言,在小組中以某些焦點問題作為討論的重心,而焦點問題本身就限定了溝通場域的所在。
- 以參與的原則促進跨場域語言的溝通:例如,增加彼此的同理、不評判別人的發言。
當會議沒有引導者時,參與者該怎麼辦
當會議沒有引導者時怎麼辦?如果讀到這篇文章的你只是會議的參與者,你有哪些自救方式呢?以下是我們的建議:
- 熟悉自己少用的溝通場域:發現自己的發言類型主要是偏哪一個場域的,然後試著走出舒適區,擴展自己到別的場域也能夠發言與提問。
- 學習“推論階梯”:把自己想法的脈絡能夠清晰的展現在他人面前。如果常講的是情感,那麼怎麼把這個情感連結到意義,最終走向力量的場域?如果常講的是力量,如何回歸做事情的意義以及為什麼,並訴諸動能與情感?
結束語
讀懂會議室的動態,是引導者能否協助對話進入深層的重要功夫,而如何讀這些會議室動態,有許多不同的模型可以協助我們。這些模型就像不同的眼鏡,戴上之後我們會看到不同層次的團隊動態。
期待下次再與大家分享,也歡迎與我們線上交流。(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