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鐘琮貿
i
這篇文章的標題來自于學員常問問題的列表。
學習引導的學員偶爾會問到在引導工作上「向參與者單方向輸出內容」的問題。
基本上引導者對參與者單方向輸出某些種內容是避免不了的,
但並不是像演講或培訓那樣的輸出內容。
i
i這或許是詢問問題的學員感到困惑的地方。今天我就藉由這篇文章來剖析一下這個問題。
i
從引導的本質來看
從要瞭解引導者輸出給參與者的內容,就要從引導的本質看起。引導的作用是在過程上為人提供交流的幫助。既然是幫助者的角色,那麼引導者自然就不是參與在交流當中,而是幫助人進行交流。所以,引導者單方向向參與者輸出的,自然不會是交流的內容,而是基於扮演好引導者角色所必須輸出的內容,也就是「説明交流」所必要輸出的內容。這是最先需要區別的概念。
i
i
問這個問題的人經常有培訓師或諮詢顧問的背景。他們常問另一個與本文標題相關的問題:「為何有輸出內容的培訓或諮詢就不叫引導,而要叫引導式的培訓或諮詢?」這是因為引導本身的功能在幫助交流。作為一個幫助的角色,必須要被幫助的參與者願意接受引導者幫助,幫助者與被幫助者的關係才能成立,引導才能發生。而輸出交流的內容會產生立場。引導者對參與者輸出交流內容,就可能與某些參與者的意見相同或不相同,而有被參與者認為立場不中立的問題。參與者認為引導者不中立,就可能不會願意接受引導者的幫助,導致引導無法進行。所以,引導者的本質決定了他不能輸出交流的內容。因此,需要輸出內容給學員或客戶的「培訓」或「諮詢」,與「引導」就有了天然的區別。
i
在培訓或諮詢的場景中,學員是基於培訓師或諮詢顧問與他之間「老師與學生」、「權威專家與客戶」的關係的認知,而會接受單方向輸出給他們的內容。這與引導者幫助交流的性質已經不一樣了。所以說當你覺得單方向輸出用於交流的內容給參與者而覺得理所當然時,很可能你已經不是在扮演引導者的角色,而是扮演了另一個角色在做這件事情。你當然可以用引導的工具、手法、技巧來做你這個角色的工作,但當你在思考「單方向輸出」這件事情時,就要以另一個的角色來思考,而不是以引導者的角色來思考。這樣自然就不會有「該不該輸出內容」的疑問。
i
那麼,在純粹的引導場景之下,引導者單方向對參與者輸出什麼呢?
i
引導者輸出的是什麼?
引導者在引導時對參與者做的事情,絕大部分叫作「介入」,也有人把它叫作「干預」。所謂介入,大部分是指引導者通過自己的行為直接影響參與者交流的「直接介入」,例如「流程的引導」,或視情況説明參與者交流的「即時介入」。引導者大部分單方向輸出給參與者的內容,即是為了做好這些介入所表達的內容。
i
i
i
在「流程的引導」上輸出的內容
i
1⋅ 對於流程的說明
即說明流程,讓參與者知道在會議中預計要做什麼,以及為什麼要這麼做。參與者覺得有道理的話,就會主動積極參與在流程裡面進行交流。引導的流程有時會用到模型、框架、概念,來幫助參與者思考與交流。這些也是引導者需要向參與者說明的內容。例如我要用SWOT這個模型説明參與者討論事情,那麼我就需要向參與者介紹SWOT這個模型。
i
那麼問題來了:這樣做算不算單方向輸出交流內容?
i
引導者在輸出這類內容時,必須要把握目的是為了説明參與者思考與交流。超出這個目的就不是在過程上提供幫助,而是引導者自己參與交流了。例如正常來說,我只要作個五分鐘的介紹,讓參與者們知道SWOT這個模型是什麼以及作什麼用的,然後就應該帶大家進行流程步驟,開始用這個模型來討論工作了。但我卻沒這樣做,而是安排了一個小時的教學,講了這個模型的前世今生,作了各種介紹。這時我已經把自己當成老師了,而不是在做引導上的輸出。
i
2⋅步驟的指示
即在適當的時間點上告知參與者當時需要做的事情,讓他們能夠一步一步完成流程。但在有些結構化程度比較低的流程,提供的是進行的原則,而不是具體的詳細步驟。比較感性的指示可能還會包括一些鋪墊的內容。
i
i
3⋅提問焦點問題
即提問問題觸發以及幫助參與者的內在活動,例如回憶、感受、思考、作決定等。參與者如果向其他人分享答案,就會促成交流。
i
4⋅與推進或調整流程相關的提問或協商
即為了探知參與者狀態以確認是否需調整流程的提問。例如:「誰要下一位發言?」、「大家覺得還需要幾分鐘時間可以完成小組討論?」、「請問大家需不需要休息?」
i
在「即時介入」上輸出的內容
i
1⋅對參與者的建議或邀請
例如「請大家一次一個人說話。」、「請為你剛剛的發言作一下總結。」、「請說話大聲一點。」「祈使句」聽起來在語氣上比較不客氣,所以這也常用「是非問句」的方式表達,例如:「可否請大家一次一個人說話?」、「可以請你為你剛剛的發言作一下總結嗎?」、「是否可以請你說話大聲一點?」
i
2⋅對介入理由的說明
例如說明的理由是:「我看到大家的表情似乎有點困惑,我擔心大家聽不懂。」然後再接著作其他的介入動作,例如提問:「所以我想問一下大家是否都能理解剛剛的發言?」
i
i
3⋅介入時所需的提問
即為了完成介入的目的而問的問題。例如:「大家還有別的想法嗎?」、「請問大家對於剛剛的發言有什麼想補充或疑問的?」、「請問你是否有話要說?」
i
4⋅介入時所需的陳述
例如對參與者狀態的回饋、引導者為參與者總結的發言內容等。「引導者為參與者總結」在性質上比較有趣。例如引導者總結時說:「我聽到你剛剛說了幾個重點。一是…;二是…。」這個例子裡引導者所陳述的雖是參與者的交流內容,但在總結的時候可能不準確,所以也含有單方向輸出的內容,但這是因為總結不準確所致。也由於可能總結得不準確,所以通常引導者會在總結後向發言者作確認:「請問我說的對嗎?」
i
i
結語
你可以注意到,這些引導者介入時單方向輸出的內容,都不是參與者彼此交流的那一類內容,而是提供來〝說明交流〞的內容。這樣,引導者就可以保證自己是處在〝幫助者〞的角色上,在過程上協助參與者,而不至於因為參與了交流而弱化了幫助者的角色。在現實生活中,引導者的角色大多是由召集會議的領導者擔任。若是領導者能同時扮演引導者開會,那麼他除了輸出自己作為領導者所需要輸出的內容之外,還可以以引導者的角色幫助整個團隊互相輸出與交流會議內容。這相當於邀請部屬當會議主角,部屬會因此更投入,而且會議內容也會更豐富,領導者自己也比較不費力。關於這個概念,你可參考 Open Quest 公眾號內的“引導式領導力”這一篇文章。由於做引導時輸出給參與者的內容不是交流的主要客體,所以佔用會議時間的比例不會太高。若是你在做引導時發現自己說的話份量很多,就要留意自己的輸出內容,判斷是否自己已經不是在做引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