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意鈞
上一次的對話是多久之前的事呢?
會議室裡,一群人在討論群組織營運問題的解決方案。
一開始大家都很有禮貌與風度,但是隨著議題漸漸變得敏感且深入,
會議室的氣氛越來越緊張,接著變成針鋒相對,
此時整個團體分化成不同立場的陣營,各陣營不斷重複捍衛己方論點,
並且指出對方論點的缺失,最終形成火爆場面,
雖然每個人都不斷地在說話,但是溝通卻難有進展、甚至根本沒有發生!
您是否有和上述情境類似的溝通經驗呢?又或者,您還記得上一次能完整聆聽彼此想法,並且能夠深入探討、獲得洞見的對話,是多久之前的事嗎?
為什麼我們無法好好對話?
對話(dialogue)的字根可拆解為「dia」(通過)和「logos」(字、意義),因此合併在一起指的就是「意義的流動」。為了讓意義可以流動,「聽懂對方想表達的意思」、「讓對方清楚瞭解自己想表達的意思」是必要條件;然而,我們很少真的聽懂對方想表達的意思,甚至也沒有做到讓對方清礎瞭解自己想表達的意思,我們只是在「說自己想要說的話」而已,這樣的溝通方式與其稱做「對話」,不如說是「獨白」(monologue)。
除了「獨白式」的溝通方式,人們某些思考特性也進一步削弱對話的能力,例如我們傾向假定自己是完全理性、對於事物的見解是完全正確的,即使實際上只有半知半解;此外,我們也會假定自己擁有純正的動機,而他人就未必如此,因此在自己的主張遭到反對或異議時,我們會傾向認定對方「不理性、不瞭解狀況」,或是懷疑對方「居心不良」;再者,我們容易把自己的主張和自尊連結在一起,彷佛如果自己的主張「輸了」,自己的自尊也會失去,這就激起了我們本能的「戰鬥或逃跑」(fight or flight)反應,讓雙方只是不斷地在「閃避」、「尋找空檔」與「反擊」。最後,在整個溝通過程中我們很少能保有「覺察」,讓我們在每次的溝通都落入同樣的模式;即使厭倦了火爆的場面,也往往會為了表面的和諧而不說出內心真實的想法,讓對話依然無法發生。
提升個人的對話能力
深度匯談的功能可分為「個人」與「集體」兩個層級。在個人層級,深度匯談能夠幫助提升溝通時的自我覺察能力,量子物理學家大衛‧波姆(David Bohm,1917-1992)把這種「覺察」稱做「想法的本體感覺」(proprioception of thought)。本體感覺(proprioception)指的是對於肢體與軀幹的位置與動作的感覺,以及對肌肉緊張程度的感覺,波姆曾介紹一個喪失本體感覺的女士的案例,該女士某天夜裡感到被襲擊而驚醒,而且越是反擊,對方的攻擊就更猛烈,直到她把燈打開,才發現是她自己在打自己。這個案例告訴我們缺乏本體感覺會讓我們對自己的行為不自知,而波姆則認為缺乏思考的本體感覺讓我們無法察覺衝動、想法產生的過程。
以技巧帶動對話深度
深度匯談中有多種對話技巧,如果能開始有意識地使用,能協助對話深化。例如「激發性的聆聽」(generative listening)指的是不帶偏見、為了瞭解而傾聽,「主張」(advocacy)是指清楚地說明自己的論點與推論過程,「探詢」(inquiry)則是邀請對方厘清論點及推論過程。在眾多對話技巧當中,「懸掛」(suspension)是深度匯談的一大特色,它指的是將問題提出,讓大家能夠對問題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進而探索新的可能性。
創造性的對話過程
透過提升覺察、有意識地使用對話技巧,深度匯談就能夠在集體層次,讓眾人脫離「互較高下」的僵局,那種彼此都一直想要把自己的主張「複製、貼上」到對方的腦袋裡,而能對議題做多方反思與探索,以發現新的可能。深度匯談的動態比較像是「煉金術」,透過對話讓彼此的主張交流互動,進而集體思考,形成新的產物,可被稱為一種「創造性的對話過程」。
「集體思考」或許會讓某些人擔心參與深度匯談會導致「去個體化」、「失去主見」,然而在深度匯談的過程中,每個人還是保有在「個人」與「集體」之間轉換的自由度,這就像是與他人一同籌備宴席,雖然我們和對話的夥伴一同煮出了豐富多樣的佳餚,但是開宴的時候我們還是可以只挑自己喜歡吃的其中幾樣。
這就是深度匯談,讓我們看到了集體心智能夠創造的無限可能!
引導者的結語
有些朋友問我們,學習團隊引導的時候為什麼要學習深度匯談? 答案很簡單,如果自己沒有深度匯談的修練,很難知道要協助團隊往深度的理解與對話走,是甚麼樣的境界。引導者要從自己修練起,才能先做到不阻礙團隊的對話,進而營造團隊對話容器的廣度與深度,讓對話的過程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