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鐘琮貿
文章緣起
「引導與教練的差異是什麼?」 這個問題經常在初階的引導課中被問起。
這個問題在以前教練實務上還只有一對一的教練的時候,經常就會有人問起。2014年我就受國際教練聯盟分會等教練社團的邀請做了幾次沙龍分享這個題目。在團體/團隊教練的形式興起之後,問的問題就變為:「引導與團隊教練的差異是什麼?」而且問的頻率更高了。這是由於團隊教練與引導一樣都是以群體為物件,所以特別是有團隊教練經驗的人,在開始學習引導時,都會從既有的經驗與引導作比對,而對這個問題特別感興趣。
在課堂上回答這個問題,若是要好好回答的話挺費時間。若是要簡短回答的話,由於說不到位,反而會引發更多疑問。一不小心回答的時間長了,對這個題目不感興趣的人會覺得不耐煩,反而負面影響了課堂上的學習。所以我把它寫下來,讓有興趣的人自己參考。
以下在比較引導與團隊教練的同時,我也把傳統的一對一教練放進來作比較,這樣在說明上會比較完整,也比較能讓讀者體會出差異性。
團體/團隊教練的概念說明
我將對一群人的教練再細分一層為「團體教練」以及「團隊教練」。雖說只要是同時對一群人進行教練就可稱之為「團體教練(Group Coaching)」,但還有另一個常被使用的名詞是「團隊教練(Team Coaching)」,用來指稱對「一個團隊」進行與該「團隊」有關的教練的情況。「團隊教練」是以全部被教練者作為一個整體,為團隊的共同的目的接受教練,通常在教練完後會有群體一致的結論或行動。「團體教練」除了包含了團隊教練之外,還可能有個人集合起來為自己個人的目的接受教練的情況。這種「非團隊教練」的團體教練在進行完之後,可以是每個人各有各的結論或行動,而不一定會產生群體一致的結論或行動。其教練過程比較像是運用群體互動的場景給予個人幫助。為了清楚與方便說明起見,以下文章裡我就把「非團隊教練的團體教練」簡稱為「團體教練」,而把面對群體所做的所有教練情況稱為「團體/團隊教練」。雖與慣用稱呼方法不同,但統一並簡化一下稱法,希望方便閱讀的同時也避免誤解。
以下,我大略分五個方面,比較引導與教練的差異。在文章後段我也將比較的重點摘要成為表格,方便讀者參考。
一、起源不同
引導與教練都是幫助者的角色,借著專業説明客戶思考、決定與改變,説明客戶做他自己的主人。但兩者的起源並不一樣。
教練的起源是企業受到運動教練的啟發,將其精神與方式引入到企業中,以改善人的表現。現在在互聯網上還搜得到據說為教練濫觴的Tim Gallwey 1975年的網球教練視頻。隨著之後教練領域的蓬勃發展,又衍生出各種不同的目的教練,例如職涯教練、領導力教練、關係教練等;以及對不同物件的教練,例如高管教練、親子教練、經營者教練等。到後來,形式上除了一對一的教練之外,也有了以群體方式進行的教練。
引導從一開始就是對一群人而非對一個人。與教練不同的是,引導並不是從一個地方發展出來的。引導一開始是以各種引導方法的形式存在。這些方法是由不同領域、不同專業的人,實務上在各種場景、各種領域幫助人們做群體溝通、發揮創意、分析思考、決策所嘗試出來的。所以有時我們可以從引導方法看出它所來自的領域,例如社群營造、品質改善、創意發想、衝突排解等。也因此,一開始並沒有「引導」這個詞,直到從事引導工作的人漸漸發現這些有效引導團體討論的方法有它的共性之後,引導的概念才形成,並且成為一個可以單獨學習與研究的領域。
二、在對話中的角色不同
引導與教練説明人的方式都與對話有關,但兩者在對話中身處的角色有很大的區別。
就一對一的教練而言,在進行教練會談的時候,教練是作為對話當中的一方,與被教練者進行對話。雖說教練會以被教練者作為對話的主角,自己則是以説明者的角色參與對話,但教練是參與在對話之中。
引導者在服務對話的參與者時並不在對話之中。引導者的角色是説明參與者對話,而非自己進入內容的討論。相對于教練,引導者更強調角色在內容上的中立性,以取得參與者的信任而願意接受其引導。這也就讓引導比教練更注重在「過程」上的介入而非「內容」上的介入,自然不會參加進內容的討論。
這個區別在團體/團隊教練的場景中會顯得比較複雜。如果教練還以原來的「一對一教練在對話中的角色」進行團體/團隊教練的話,局限性會很大。你可以想像儘管是一群人在一起進行教練,但過程中只有教練與被教練者之間有對話發生,而團體/團隊成員之間卻沒有交流的情形。這會讓團體/團隊教練的做法,與一對一教練比起來,不僅沒有綜效,而且效率低下,不僅無法加分,而且是減分。在某些討論團隊議題而「以團隊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教練的情況,例如「我們團隊如何克服當前挑戰」這種題目上,這種做法甚至會讓教練的目的無法達成。所以在現實上,團體/團隊教練十有八九會引導被教練者之間互相交流。注意在這一句裡我用了「引導」這個詞,也就是說在幫助被教練者互相交流的時候,教練已經跳脫到對話之外在説明對話,也就是說他是在用引導的方式進行教練。此時,雖然目的還是教練,但做法上已經是引導。若是連目的都已經脫離了教練的範圍,那麼他其實已經在做引導而非教練。
相反的,如果將引導用到一對一的場景,由於物件只有一個人,所以引導者與被引導者之間會自然地形成對話的氛圍。在這種對話中,引導者若能保持不作內容的介入,也就是基本上只提問問題或作基本的簡要重述等回饋,那麼他還是在引導者的角色上提供幫助;反之,若是開始評論內容甚至提供內容,那麼就不是在做引導了,而是在做教練、諮詢、教學或其他事情。有趣的是,由於教練的做法也可以只在過程上做介入,所以只要引導者進行這場引導的目的在「可視為教練目的」的範圍之內,例如幫助被教練者發揮潛能、調整心態、面對挑戰等,那麼其實他的角色也可以被視為教練。畢竟目的可以視為教練的目的,做法上也是教練所容許的做法,又是一對一的談話,那麼此時雖是引導者在用引導方法,但稱作教練也無不可。
三、目的不同
教練較多關注「人」,引導較多關注「事」。但由於「人」與「事」之間經常是互相關聯的,所以這個區別也不能一刀切。
教練就其發源來看,關注的是「人」的狀態和發展。有牽涉到「事」的話,教練也是在幫助這個「人」去面對與處理這個「事」,所以還是關注「人」多於「事」。在「事」很重要的情況下,教練會談的內容雖然主要在談事,但這時若是被教練者不再關注這個事了,教練會談就會轉到他所關注的其他事情上。教練「關注哪件事」是以他所服務的「人」為導向,有些教練服務一個被教練者很長的時間,中間可能談過很多的「事」,但事來來去去,教練持續關注的是「人」。
引導是對一群人聚會的幫助。一群人通常不會沒來由聚在一起交流,而是因為有特定的「事」。這個事可能是討論部門的協作、企業的發展、產品的開發這種「純粹」的事,也可能是團隊建設、與新人交流、緩和成見或排解衝突這種「與人相關」的事。由於成事的是人,所以引導的過程不會只關注事而不關注人。特別是專為處理人的發展、關係、協作等議題而做的引導,關注「人」的比重可能還高過關於「事」。
團體/團隊教練由於是服務一群人的場景,所以也會比一對一教練更關注事。這種情況在「團隊教練」會比在「團體教練」更明顯。「團體教練」的物件可能是一群個人的集合體而非團隊,例如同為創業者或新主管一起接受教練,但彼此間沒有工作關係;相較之下,「團隊教練」則是需要一起工作完成事情的人一起接受教練,例如經營團隊或項目團隊。這時,若是「團隊教練」要談的是團隊共同面對的議題,就更容易落到談「事」之上。由於事情是團隊要談的,所以教練要幫助團隊,就必定要引導團隊成員互相交流,這在做法上已經是引導了。這時,若教練自身的態度已經轉變為支持「事」多於支持「人」,那麼他的目的也已經脫離教練的範疇。他已經不在教練的角色上了,而是引導者的角色。
四、對流程的運用角度不同
引導與教練都重視幫助人的過程要用的流程。畢竟對一個幫助者而言,無論是引導還是教練,內容都是屬於客戶的,主要都是在進行的過程上施力。但兩者還是有區別。
教練關注「人」較多,並以對話的方式與方法實現對人的關注,所以採用的多是當下即時介入的技巧,例如傾聽及提問等。但在特定的議題上,教練也會運用特定的模型設計出流程步驟來進行教練,例如用生命之輪幫助被教練者檢視自己的人生現狀,或是用GROW模型説明被教練者設定及實現目標。教練對於流程的使用上可以比引導鬆散一點。畢竟教練的目的是在引發被教練者的覺察與改變,只要被教練者有洞見、有收穫就好,流程是不是能走完是次要的考慮。這點尤其在一對一教練的場合更是明顯。由於一對一的對話比較彈性,流程隨時可以變,不會有大部隊轉彎的問題。團體/團隊教練由於面對的是一群人,所以流程不適合變來變去,對於流程步驟的設計與實施會更重視。
引導則比教練更強調流程。一方面是一群人要一起思考,當然就需要考慮怎麼進行;另一方面是引導者對於立場的中立性比教練更為要求,所以必定更專注在過程而非內容上提供説明。但在流程的運用上,引導的彈性更大一些。有時用比較鬆散的、引導者介入比較少的流程,讓參與者決定自己要做什麼;有時用比較結構化的、引導者介入比較多的流程,帶著參與者一步一步走。有的流程用來説明小的團體討論以獲得更密集高效的溝通;有的流程用來容納上百數千人參與以獲得更全面的視角與參與範圍。引導的流程有著豐富的多樣性,在不同領域、不同主題、不同需求上有著各種適用的流程。
此外,引導者有時對流程會有比較強的主張。討論某些主題的流程設計本身就有專業含量在裡邊,也就是說需要按一定的議題的框架、順序或方式來進行討論,才能得到好的結果。引導者在這種主題上對於流程的掌握就會特別強,不會輕易隨著參與者談話的走勢改變話題。
但更強調流程並不代表引導不關注當下的溝通。引導者會運用技巧幫助參與者之間溝通得更好、更有品質。因為唯有把每一個當下的溝通做好,流程才能發揮它的效用。引導在這方面與教練的差別在於:引導者是説明對話進行,而非自己參加在對話裡面。
五、實際操作規格上不同
基於引導與教練的本質差異,在實際操作上,兩者也呈現不同的操作規格。
一對一教練多以會談方式進行,每一次會談的時間通常在一兩個小時,但進行全部會談的時間跨度大,通常第一次會談與最後一次會談之間至少半年。這是由於教練的目的多與人的發展有關,而人的發展需要時間,所以跨度較大。在進行的方式上比較彈性,大多數的會談通過實際面對面或線上視頻、音訊進行都可以。
引導方面,由於所有團體/團隊互動交流的場合都能用到引導技術,所以引導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我把範圍限縮一點,摒除帶有培訓目的、教練目的、調研目的等運用引導技術來達成其他目的的情況,而純粹以用引導來幫助共創、交流、溝通、共識、決策的會議型態的引導(以下簡稱工作坊)來看。就工作坊而言,只要議題與場景需要這麼多人數而且流程能達成會議目標,工作坊人數可以從一兩個人到幾千個人,皆有可能。工作坊實際進行的時間可以從一兩個小時到數天的時間,但對於複雜的議題或場景,引導者可能需要花數天或更久的時間作前期準備,以確保流程的設計與工作坊現場的安排妥當。在某些應用領域或工作上,例如團隊或組織的發展上,引導工作坊會有計劃地實施多次,前後串連,時間跨度也會長達數個月,以説明團隊或組織在不同階段、不同人群之間的關鍵溝通。雖然工作坊可以線上進行,但在需要多種參與形式的工作坊或溝通難度高的議題上,都還是會選擇進行線下的實體工作坊,以確保較好的效果。
團體/團隊教練與引導都是面對群體,表面上看起來相像,但若是以教練原來本質上是以協助人的發揮、發展、突破、成長為目的話,人數一般不會太多,一般都在二到十二人之間,超過十二人在操作上就不太好進行。教練專業認證的權威機構「國際教練聯盟(ICF)」就明定申請專業教練認證的申請者所提交的合格的團體/團隊教練人數不能超過十五人。也因為其目的,通常也會進行多次,而有大的時間跨度。最初幾次的團體/團隊教練需要有建立互信與高密度溝通的過程,所以一般都會先以線下實體的方式進行,之後才會視情況選擇線下或線上。這是就在教練本質的目的範圍而論,但坊間對於團體/團隊教練的目的有許多已經擴張解釋,甚至實際上已經是在做培訓或工作坊引導,而非原始意義的教練,這種情況的規格當然就以培訓或工作坊引導的規格為准。
此外,引導或教練都是幫助人的專業,所以工作的成果都是歸屬於受説明的物件。保護受説明的物件的利益以及為其保密,也同樣是這兩種專業會嚴格奉行的原則。
總結
以下以一張表整理引導、一對一教練、團體/團隊教練三者的差異。
區辨引導與教練的差異,其實益在於幫助我們更瞭解引導與教練的本質,以讓我們在不容易區分是引導或教練的場景中還能夠把握住自己在做什麼。但其實在引導與教練難以區分的場景裡,例如團隊的願景教練/工作坊之中,無論你是用引導或教練的方式去做,通常也都行得通。唯一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在以群體為物件的場景中,慣于教練角色的人特別要留意保持中立性,也就是要避免你的行為帶給參與者你不中立的印象。畢竟在教練一個人的時候,一對一的關係比較單純;但在教練或引導一群人的時候,就要考慮到你對某人某事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會讓現場的某些人改變對你的看法和與你的關係。這在議題敏感或高度衝突的場景特別容易發生。因此認為你不中立而不再信任你的人,就可能不會再積極參與,甚至拒絕你教練或引導他們。
引導與教練有許多的共通之處。在基礎的道理上,兩者都是幫助人作自己的主人,選擇與實現自己的旅程。在精神上,兩者都是尊重客戶的選擇、以正面的方式支援客戶的改變。引導與教練的差異也讓它們各有適用場景,可以搭配運用。實務上兩者對於領導者、經理人、人力資源或組織發展專家都是很重要的技能。例如在推動一個改變發生的時候,引導可以用來發揮創意、凝聚共識、形成方案、化阻力為助力等;教練則可以支持改變過程中的能力發展、維持改變的能量、幫助團隊的反思與調適等。瞭解方法的異同,將它們用在適合的地方,自然能收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