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引導?從零開始認識這門溝通藝術

作者┃Open Quest

 

引導,是什麼?有人說,引導就像是開車時的導航,有人說,它更像是一位在音樂會中指揮樂團的指揮。實際上,引導是一種幫助團隊或群體達成共識、解決問題、啟發創意的方法。你可能已經在生活中遇過它,卻不自覺地忽略了它的存在。讓我們來看看小明的故事:

 

 

【小故事】不知不覺的引導

小明是一家公司的專案經理。最近,他的團隊需要為即將推出的新產品制定市場行銷計畫。但當大家坐下來討論時,會議陷入了一片混亂。有人在討論市場調研,有人提出天馬行空的創意,還有些人完全不發言,低頭玩手機。

小明意識到這樣下去會一事無成,於是他試著換了一種方式:

  1. 他先讓大家輪流發言,說明自己認為行銷計畫的核心目標是什麼,並將這些意見記錄在白板上。
  2. 接著,他將相似的意見整理在一起,並問團隊是否同意這些分類方式。
  3. 最後,他讓大家票選最重要的兩三個目標,並圍繞這些目標進行深入討論。

結果,原本混亂的會議變得井然有序,大家的想法被聽見了,並且逐漸聚焦於一個具體的方向。

這時候,小明其實就是在做引導的工作:引領團隊找到共同的目標並建立行動計畫。

 

【引導的核心】幫助,而非掌控

引導的關鍵不在於你要告訴大家該做什麼,而是幫助團隊挖掘出自己的答案。引導者並不是那個提出解決方案的人,而是協助每個人參與討論、貢獻智慧的人。

想像你是一個派對的主持人,你的目標是讓每個人都玩得開心,而不是自己唱完整場卡拉OK。同樣地,引導者的角色是設計和促進有效的互動,確保每個人都有參與感。

 

引導能解決哪些問題?

引導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以下是幾個例子:

  1. 團隊協作不順利時 如果團隊內有成員意見分歧,或缺乏共同目標,引導能説明大家進行開放的溝通,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2. 創意工作需要激發靈感時 在頭腦風暴會議中,引導者能設計不同的活動,讓大家突破思維的限制,產生更多創新想法。
  3. 需要快速做出決策時 當時間緊迫又需要討論多方意見時,引導者可以利用工具説明團隊快速篩選選項,並做出一致的決定。

 

引導的一些基本技巧

如果你想學習引導,不妨從以下幾個簡單的技巧開始:

  1. 提問而非給答案 好的提問可以啟發思考,讓參與者自行發現問題的核心。例如:「你覺得這個問題的關鍵挑戰是什麼?」
  2. 活用視覺工具 白板、便利貼或電子工具都是引導的好幫手。把想法視覺化能説明團隊更清楚地看到整體畫面。
  3. 建立安全空間 確保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意見被尊重,這樣才能讓更多人願意參與討論。

 

小結

引導並不需要專業認證或高深的學問,只要你願意傾聽、提問,並協助大家共同努力,就已經在進行引導了。無論是在職場、社區,還是家庭中,學會引導都能讓溝通更有效、關係更融洽。

下一次當你面對混亂的會議、不知所措的團隊或無法下決定的局面時,試著問問自己:我能用什麼方法幫助大家找到共識?或許你會發現,引導,其實就在你的掌握之中!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