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鐘琮貿 Open Quest 2018-05-08
極簡的引導之“道”——非必要不介入的引導藝術
作者
鐘琮貿:Shawn Chung,CPF/CToPF/ALC,開放智慧及上海睿問公司的共同創辦人,國際引導者協會IAF認證專業引導師。
極簡的引導之“道” ——非必要不介入的引導藝術
作者:鐘琮貿
緣起
最近剛完成了一場深度匯談(Dialogue)的課程。課程中有許多的時間是在説明學員體會對話中的細微之處。與一般的引導課相比,這門課對於工具流程的教學極少。
深度匯談只是一個引子,我在這裡想談的是,為何會有像“深度匯談”這般流程步驟這麼少、介入也這麼少的引導方法呢?但又在適合的情況下,它們給團體帶來的影響又是非常巨大。它們的有效性來自於哪裡?
引導真的這麼好做嗎?
用於引導的流程工具及方法中,若是以運用時引導者需要介入的程度來說,可以分為兩個極端:
一種是需要不斷頻繁地介入的,比如說團隊共創法(Consensus Workshop)。由於引導者需要非常步驟性地引導參與者產出視覺化的資料與處理資料,以及盡可能優化資料的品質,所以介入十分地頻繁。
另一種是介入極少的,比如說像是深度匯談(Dialogue)或開放空間科技(OST,Open Space Technology)。基本上引導者在建議了一些原則以及說明了進行的方式之後,就處在一個“非必要不介入”的狀態之中。所以從表面上看起來,引導者接下來大部分時間好像沒做什麼,悠閒得很。
為何會有介入這麼少的極端?難道引導真這麼好做,那何不都用這一類方法就好?
“介入少的方法”用好不容易
在引導中,方法的選擇是一個學問。初學者常從一種方法學起,並且從學到的方法的體驗作為基礎,再去學其它方法。
介入少的方法其實說它好學也對,因為它的流程步驟不多;但說它難學也是極難學,因為流程步驟不多,所以引導者不能只靠流程步驟去運用它。
所以回到根本上來看,應用“介入少的方法”其實是時機的問題。而判斷應用的時機,最要求的是經驗,包括從運用引導方法中所獲得的對方法的理解,以及對於團體狀態的解讀。這恰恰是初學者的短板,所以初學者要用好不容易。
但這類方法有一個共通點,是對於無論什麼程度的人的學習都很有幫助的,那就是學到它背後運作的道理。在引導者介入很少的情形下,它仍然有效,這表示背後有一些團體的動力在運作。引導者並不是沒有在引導,而是用最小的支點,乘著這股動力,讓它順勢發展。這樣的作法承擔著風險,但同時也代表了巨大的機會。
風險較易理解,因為介入少的做法,發生什麼意外的事兒皆有可能。那怎麼說是個機會?恰恰也是因為發生什麼意外的事兒皆有可能。
要求介入多的工具方法,就像是一條道路,引導者引領團體在道上前進。但要求介入少的方法,比較像是創造一個容器,或者說是提供了一個“場”,允許各種可能性在裡面發生。團體在其中能互相探詢與激發,也因此有更多的突破與創意,能看見原來看不見的角度與觀點。
流程步驟並沒有消失
那流程步驟是否就消失了?並沒有消失,它們只是不在引導者的手中,它們回到每個參與者的手中了。
無論是深度匯談還是開放空間科技,提供的都是一套原則。原則表達的不是具體的流程步驟,而是一些建議,建議參與者如何在這個場域中自處與互動,這就是對於運用流程的概要指導。它在告訴參與者:“你可以決定自己要做什麼,但若是你願意根據我建議的這些原則來決定你要做什麼,對於我們今天要共度的這個過程會最有幫助。”
回到具體的方法層面上看,深度匯談是讓每個人決定他要怎麼進行一場對話。覺察當下,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從交流當中理解彼此,試圖看到共同的意義。所以每個人決定自己要怎麼聽、怎麼說、怎麼問。有步驟的引導在這種過程中其實幫不上什麼忙,因為這是關於每位參與者自己的覺察,在覺察中共舞,在對話的同時創造出流程來。
那麼開放空間科技呢?開放空間(Open Space)原來就在那裡,引導者只是運用開放空間科技這個方法,來幫助參與者看到它的入口。進了開放空間,每個人就根據自己的熱情與責任來決定自己要做什麼。透過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滿足個人的需要,同時也滿足了團體的需要。引導者無法,也沒有必要,為一群對著會議主題有高度熱情與責任,並且處於混沌與衝突中的人,決定他們該做什麼。此刻自組織(Self-organization)就是最好的流程。
結語
因此,在學習這些要求介入少的方法時,要多一個心眼。重點不是它的簡單,而是簡單背後的道理。
多了這個心眼,你才能看到“術”背後的引導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