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意鈞
緣起:會議中的視覺實踐工作者
“說到會議,你會想到會議中的哪些角色呢?”
首先必定要有的是 “參與者”,此外可能還會有 “主席” 或 “會議主持人” 這樣的角色。如果是對於會議有更多認識的朋友,可能還會想到 “引導者”(facilitator),也就是在會前設計流程,並且在會議中帶領討論,支持所有與會者針對他們所關心的重要議題能夠有深入的對話、形成共識並形成決策的角色。除了上述角色以外,有時候你還可能會在會議中看到一個特別的角色,他們會運用藝術手法,把會場中所發生的事情轉化為視覺圖像,而且他們在某些場合甚至可能會比引導者更常見,例如你可能會在些大型會議或論壇看到他們的身影。在這些視覺實踐工作者當中,有些人會把自己的角色稱為敘畫者(scribe),有的則是稱自己為圖像紀錄者(graphic recorder)。
當我在以引導者的身份為客戶帶領工作坊時,有時候會與上述這些視覺實踐工作者們合作。每次看到他們的工作情形,總是會讓我好奇他們到底是怎麼把他們的所見所聞化為圖像。幸運的是,今年三月中,好友 Jayce Pei Yu Lee 與 Crystal Huang 出版了一本視覺實踐領域的重要著作《生成式敘畫 — 21世紀的社會藝術》(以下簡稱《生成式敘畫》),作者是資深視覺實踐工作者 Kelvy Bird。她在書中不僅分享了她的實踐背後的理論與框架,也分享了她的實踐經驗與反思,讓我這個對於視覺實踐感到好奇的門外漢,更能夠瞭解她是怎麼理解(make sense of)這個世界的。
在這篇文章當中,首先我會談到 “什麼是敘畫” 以及 “敘畫與圖像紀錄的區別”,接著我會介紹 “生成式敘畫”。這部分的主要內容都是來自于《生成式敘畫》一書,並且加上我個人的解讀。在完成對於敘畫的基本介紹之後,我會談到 “如何學習敘畫”,希望可以説明像我一偏向邏輯思考、對於敘畫有興趣的朋友能夠更快地上手,當中我也會試圖拆解敘畫的心理過程。
敘畫、圖像紀錄與生成式敘畫
在《生成式敘畫》中,作者是這麼介紹敘畫與圖像紀錄的:
敘畫(scribing):以文字與圖畫呈現人們的談話內容,以及內容之間的連結,藉此幫助人們產出新的洞見,進而能夠促進學習、記憶以及支持決策。圖像紀錄(graphic recording):通常是直接將文字與圖畫配對呈現出字面意思,它的目的是鏡像呈現並畫出內容。
從上面的描述,我認為敘畫與圖像紀錄最大的區別在於 “目的“。就創作內容而言,兩者的基本組成都是文字與圖畫。然而,圖像紀錄的目的在於如實呈現人們的談話內容,而敘畫除了記錄談話內容以外,還希望可以發揮引發思考、引導對話的功能。
儘管如此,由於視覺實踐領域的發展歷程,以及這個領域在專有名詞使用上的演變,我認為敘畫與圖像紀錄之間在實務上的區別可能沒那麼黑白分明。例如2014年當我開始接觸視覺實踐時,臺灣的視覺實踐社群主要是使用 “圖像紀錄”(或 “視覺圖像紀錄”)來指稱自己的視覺實踐,直到《生成式敘畫》出版後,我才比較常聽到 “敘畫” 這個說法。因此,即使一位元視覺實踐者用 “圖像紀錄” 來作為其專業的標籤,他可能還是會有 “想要以圖像紀錄作品引導團體對話” 的意圖,也就是說他的視覺實踐可能還是會有敘畫的內涵。
那麼,什麼是 “生成式敘畫”(generative scribing)呢?
當敘畫者在工作時,他可能會有幾個不同的模式,例如他可能會緊貼會議中人們談話的內容,聽到什麼就把什麼畫下來;有時候他可能會把聽到的內容進行詮釋,進而組織成有意義的故事;此外,他還可能更進一步地凸顯不同對話內容的關聯,藉此幫助與會者對於他們所處的情境,有更為整體性的理解。
在上述這些模式當中,敘畫者的主觀意識,是在 “主動抓取” 場域中的所發生的事物或與談話內容,並且呈現在畫面上。
當敘畫者處在生成式敘畫的模式時,此時他的內在狀態會變得和場域達成深度連結,並且讓他的主觀意識稍微 “後退一點”,不再是積極地想要把自己聽到的內容或詮釋出的意義呈現出來,而是讓場域中 “想要被看見” 的事物以視覺方式呈現出來。相較於其他模式的敘畫,敘畫者在此模式所感受到的,是某個湧現於場域中的事物 “飛進” 敘畫者,並且經由敘畫者的畫筆顯現於世間。
就像是一群人在進行“深度匯談”的時候,由於人們之間的深度連結,有人可能會剛好說出別人想要說的話,或是發現自己想要說的話被別人說出來了。生成式敘畫也是類似這樣的狀態,有些想法可能是潛藏在參與者的心中或底層意識而沒有被說出來,但是卻敘畫者畫出來了!
如何學習敘畫
在開始認識敘畫的內涵之後,我發現要掌握敘畫可能會有兩個挑戰,其中一個是 “如何把想法轉化為圖像”,這包括線條、顏色、符號、圖案的使用與搭配,另一個挑戰則是關於引導的專業,也就是要能夠聆聽、判斷場域中需要什麼樣的支援,人們的對話才能夠持續推進。
對我來說,第一個挑戰顯然是比第二個還要大的。然而,在參加過 Jayce 與 Crystal 所帶領的分享活動,以及看過不同的敘畫作品之後,我的一個心得是:
要畫出能夠帶來啟發的敘畫作品,畫得 “美” 並不是必要條件。甚至有時候把圖案畫得 “太美、太可愛”,反而比較無法帶來啟發。
此外,我也認為要克服前述兩個挑戰,擁有一套實踐模型是重要的,因為這套實踐模型不僅可以指引敘畫的過程,也能幫助想要深入敘畫的朋友有意識地深化自己的實踐。
為了幫助有興趣深入敘畫並且與我有相似學習風格的朋友學習敘畫,同時說明模型的重要性,我試著運用 ORID 的框架來解構敘畫的心理過程,並且製成下表。
在這張表當中,第一個欄位是 ORID 四個不同的思考階段,其中 O 與 R 相當於搜集資訊,O 是觀察外在世界,R 則是觀察內在的身心反應;I 是消化理解從外在及內在搜集到的資訊,並且提取意義;D 則是決定要如何作畫。
第二個欄位則是針對每一個階段所設計的焦點問句,藉此引導自身在敘畫過程中的思考。這些問句並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讀者對於敘畫的理解越來越深入,可能會設計出更細緻的焦點問句。
第三個欄位元則是關於模型在不同階段需要發揮的指引功能,想要深入敘畫的朋友可以閱讀《生成式敘畫》當中介紹“實踐模型”的章節,嘗試判斷作者所介紹的模型是在哪個(或哪幾個)階段發揮作用。此外,如果想要更進一步發展自己的敘畫方法論,也可以看看還有哪些其他的模型也能夠支援敘畫的過程。
結語
以上是我對於敘畫的粗淺介紹,以及用比較結構化的方式闡述對於敘畫過程的理解,希望可以幫助像我一樣偏 “理性腦” 的朋友靠近敘畫的大門。對於敘畫想要進一步認識、學習的朋友,如果這篇文章已經帶給了你一點點啟發,那我會相信你一定可以從《生成式敘畫》這本書,獲得更深刻的啟發與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