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的知與行——百度技術學院引導探索之路 (實踐篇)

原創:百度技術學院Open Quest 2018-01-25 

 

引導的知與行——百度技術學院引導探索之路 

(實踐篇) 

作者:百度技術學院BIT 

 

 

 

引導的知與行——百度技術學院引導探索之路 

(實踐篇) 

作者:百度技術學院BIT 

 

前言 

2017年,百度技術學院設計&實施的研討會/工作坊等共有十餘場,每一場都有不同的背景與需求——戰略共識、團隊融合、項目規劃、行動計畫、業務複盤、項目複盤等,每一場的目標、流程和工具應用也都不一樣。從戰略到執行到複盤的過程中,有很多需要團隊共識、團隊變革的場景訴求,而這些場景,正是引導可以發揮巨大價值的地方。 

回顧這一年的實踐,我們也在思考引導盛行的原因、如何發揮它的更高價值,也在梳理一些引導實踐心得,下面就從why-what-how三部分來跟大家分享。 

 

Why 

 

作為一個培訓組織,我們的工作核心是用什麼方式解決什麼問題,以及解決的效果如何。這兩年在踐行這一信條上遇到了很大的挑戰,或者說越貼近業務團隊這個挑戰越發明顯,這是為什麼呢?以下幾點是我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1業務發展的壓力:企業面臨轉型與變革,這導致了內部各團隊業務壓力更為突出,幾乎所有訴求都是圍繞業務發展而動。同時,對解決問題的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些都決定了傳統的培訓方案需要更新調整或玩出新花樣才能更加奏效 

 

2向未來學習:在VUCA時代,無論是企業發展軌道還是業務模式/產品類型/技術方案等,依賴以往的經驗已經不能解決問題,更別說改革創新。洞見本質、向未來學習方能取得突破,而這勢必依賴於組織和個人心智模式的開啟與重構。 

 

3團隊學習VS個人學習:我們發現通過賦能團隊的方式來賦能個人,效果大於直接賦能個人。高效率自然不用多說,更重要的是學習來自彼此,來自改變的自覺發生,而這些必然依賴於群體碰撞。 

以上幾點的體察,都指向了—“團隊賦能的培養方式勢在必行。 

百度技術學院作為一個培訓機構,也在組織訴求與價值突破之間尋求更好的創新。 

以前,如果有這樣的需求誕生,我們一般會通過請外部機構&外部老師作為引導者交付。這源於企業內部對培訓部門的定位有一定限定。同時培訓部門自身的資源與引導能力也有限。然而這樣的情況在很多企業正在或已經發生變化,培訓部門需要將管理者思維轉變為經營者思維,從我們有什麼資源、可以幹什麼事轉變為我們核心價值是什麼、使命驅動我們做什麼,這決定了,我們是資源的整合者,一切內外資源都可以用來為我們的價值服務。這決定了,百度技術學院要做且能做團隊賦能這樣的項目。 

 

 

 

What 

 

至於我們怎麼理解團隊賦能,可以從下面這兩個角度試著回答: 

1什麼【能】。【能】應該切准關鍵課題。這個關鍵課題或許是戰略的共識、或許是關鍵專案、或許是組織能力建設,總之是圍繞團隊的關鍵課題出發,直接助力業務發展和組織發展! 

 

2怎麼【賦】。通過造場來賦正如上面提到的,團隊學習的形式需要在這個場子裡發生,組織和個人心智模式的改變也依賴這個場子的營造,研討會/工作坊等形式就是這個,我們就是造場者,引導好比無形的指揮棒。 

 

How 

 

1需求接收與判斷工作坊/研討會的需求通常來自業務部門leaderHRBP,由於角色和立場的不同,業務leaderHRBP和參與者三方的訴求往往會不太一樣,因此深入瞭解不同方的訴求,明確當下最急需解決的問題是關鍵。如果確認可以通過工作坊/研討會解決,我們會成立團隊賦能臨時小組來支持每個case的交付。 

 

2調研關鍵角色(業務LeaderHRBP、關鍵參與者)的前期訪談必不可少,一方面,在訪談中能夠聽到各方真實的想法和需求。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通過前期溝通建立與大家的聯繫、管理預期。這個過程往往會經歷資訊圈擴大事情變得膠著複雜梳理問題點再聚焦關鍵問題的過程。通常,臨時小組成員會分頭去做調研,討論調研結果時既有共性部分,每個人又能帶來不同的思考和觀點,團體視角比個人視角更全面。 

 

3目標制定:接下來我們會結合調研資訊進行整合分析,制定出合理的目標理性目標和體驗目標,這樣説明我們在後續的設計中思考的更加全面,即能關注到事又能關注到人。 

 

4小組共同設計流程:只有依託於真實的業務場景和實際的業務邏輯才能設計出科學有效的流程,這時就依賴于訪談中的對業務流程的調研資訊,以及sponsor的強輸入。為保證整體目標的達成、各環節邏輯通順、產出明確,我們臨時小組會一起推演,然後再找sponsor進行驗證。經過充分的探討和推敲,甚至是不斷的修改優化,才會確定最終方案。 

 

5實施交付:團隊協作完成交付小組AB兩人輪流上陣,A引導的時候B在觀摩和思考,發現問題馬上能在下一環做出動態調整;同時,關鍵資訊的記錄、視覺化的呈現都需要配合完成,這些都保證了交付的高品質。 

 

6case複盤:每個專案結束後小組共同複盤,從流程到引導技巧,從成果到場域氛圍。這樣的複盤也是多視角輸入,能看到每個細節的優勢和不足,繼而沉澱出我們自己的方法論或標準化流程。 

 

特別分享:業務、資源、引導者 

1、對業務的理解:無論是設計流程還是引導實施,引導者對課題的理解是極為關鍵,這決定了引導成果的產出、甚至每個對話的廣度與深度的把握。內部引導師可能在對業務理解上有一些優勢;當然,通過前期詳細全面的調研、與Sponsor關係的建立及有節奏的溝通、以及業務知識補課等方式都可以説明引導者更好地理解課題現狀與團隊情況。

2、豐富的資源池:團隊每個人都在內部引導或外部學習中touch到一些不錯的模型或工具,例如私董七步法、系統動力沙盤、Step聆聽等等,這些模型和工具積累在一起是一個寶貴的資源池,。它們都能夠有效與引導結合,解決不同需求,帶來更好的效果。 

3、引導者的中立與作為: 這個中立是針對其對內容的干預而言,並不是說引導者除了流程主持其他都不作為。有時候,引導者必要的輸入會促進效果的高品質達成:如解釋流程設計邏輯,本身也是在輸入一套解決問題的思路;如一些環節的收斂,需要引導者帶領大家思考總結才能達成目標;如團隊心智模式發生變化時,引導者可以適時洞察和提煉到個人心智模式的層面,以幫助每個人對自身的思考和審視。 

 

總而言之,我們將實踐心得匯總成兩句話:為發起者交付,為參與者考慮!從業務需求中來,到解決問題中去! 

 

後記 

 

百度技術學院BIT正在嘗試以場景為切入點,沉澱自己的引導案例集,包括應用場景+研討會目標+研討會流程+引導工具+模型輸入。希望產出每一個場景下的標準化方案,能夠幫助我們在公司的複製和推廣,為業務解決更多問題,讓引導發揮更大的價值。 

這次引導力課程學習收穫頗豐,不僅是對引導的認識與理解,而且通過實踐我們看到了它迸發的無限可能性與價值點,也看到了LauraShawnLarryFrieda幾位大師和所有一起學習的小夥伴們身上的光芒,這束光芒溫柔且堅定,感染到更多的組織和個人。 

借此感謝在引導學習和實踐之旅中遇到的每一位小夥伴,期待未來之路繼續同行!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