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一條永遠沒有終點的路,一直在路上!

原創:趙楠Nancy   Open Quest 310 

作者 

趙楠NancyOQ引導課程學員(OQOpen Quest開放智慧)。2018年通過了國際引導者協會(IAF)的專業引導師認證CPF。擁有20年在培訓領域的豐富經驗,現任職于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自動波領導力實驗室引導師,是IAF廣州引導者俱樂部發起人,致力於引導技術在中國的推廣。本文經作者同意分享其引導學習和實踐心得。 

 

引導,一條永遠沒有終點的路,一直在路上! 

 

 

引導,一條永遠沒有終點的路,一直在路上! 

作者 | 趙楠Nancy 

(根據作者訪談記錄整理,經本人同意) 

 

我與引導的因緣際會 

 

我在培訓領域做的比較久,到2019年就已經在這個領域20年了。我真正與引導結緣應該是在2014年的時候。因為工作的關係,2014年我到了廣州的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我所在公司的董事長本人就是一個特別厲害的facilitator,在我跟他一起工作的很多工作坊裡面,都是在用facilitation的這種技能去做我們公司高管的leadership應該說從那個時候開始,我才真正的進入了引導的世界。 

對我來講,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轉折,因為工作的應用,我就開始不斷地去找,去學習有關引導的東西。無論在香港,還是在國內的一些地方,也七七八八的上了一些引導的課程,覺得是有一些幫助的,但對我的突破性的進步,當時是沒有太看到。 

與引導結緣更深的一次,是在2016IAF在臺灣花蓮舉辦的年會上,這一次是真的震撼到我。我在那看到了來自全球的300多位資深的引導師,看到他們那麼敬業的精神,看到他們所呈現的引導,簡直讓我眼花繚亂。這些資深的引導師有那麼多在做NGO,在做世界各地的疑難case的解決,去幫到這個世界的改變,這是我當時特別震撼的一點。 

我看了幾乎所有我參加的Topic的分享嘉賓的背景,發現他們大多是世界級名校的PhD,很知名,寫過很多書,但他們還是那麼謙卑,那麼熱情,那麼認真的對待我們這些參與者,非常讓我感動。我覺得是在花蓮的那一刻,開啟了我心中要後半生與引導這件事結緣的一個點 

 

IAF花蓮年會改變了我的後半生 

 

花蓮那次年會,我覺得首先場域特別的溫暖。我記得開場的時候Larry他們帶了一個300多人的特別大場域的團體引導,可以說那是我做培訓這麼多年來所沒見過的。而且那裡面有不同的問題,設置不同的組,不同的flow,大家最後有收穫。我覺得他們用的招數特別神奇,每一個流程的設計都是那麼的奇妙,那些工具的應用完全震撼到我。 

另外一個,我當時選的Topic都是我當時特別熱衷的,我參加了Larry的話題,然後參加了Barbara的話題。在這些話題的背後,我既體驗了這些前輩們身上的深厚功底,也看到了引導技術在他們身上的那些細節,這些根本不是一兩天能做到的。在Barbara那個話題裡面,讓我們所有來的facilitator都交流一下dilemma,我從周圍的人身上也學到了他們的一些dilemma,不同的情境下又搞笑,但又有反思,我都完全學習到了。在這個場域裡面,這個技術背後,它可以萃取出來自這麼多的國家、這麼多不同經驗的人的這些精髓的東西,這種技術使我深深的著迷。 

我記得當時參加了Shawn的認知偏差的話題,因為那段時間恰恰是我對認知這個話題特別卡住的時候,我有好多東西不明白,結果參加了Shawn的話題後,讓我對認知這個事情茅塞頓開。而且讓我對認知有了更深的興趣,到現在我持續買了很多認知的書在看,一直在研究。 

Shawn的會議室出來,我又去參加了《改良式Delphi引導技巧》的一個話題,我記得第一次接觸到LauraOQ也是在這個Delphi的話題上。當時別的組人很多,我這組就兩個人,另一個就是Laura。當時我對引導界的大咖誰也不知道的,就看到我身邊這個人特別奇怪,她每一次問出的問題都非常有深度,而且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把內容準確的記錄下來,這讓我非常的崇拜。我就問了一下旁邊北京來的小夥伴,我說這人誰呀?他們說你不知道這人是誰嗎?她就是亞洲地區最有名的號稱八大金剛的Laura!我就覺得特別有興趣,讓他們給我介紹一下,如果我要好好的向這些引導前輩們學習的話,我應該怎麼樣去入門,怎麼樣更系統的去學習? 

我覺得花蓮對我的後半生的改變,就是我在那裡面找到了真正學習引導的一條正確的路。而真正開啟我去打磨和修煉自己的一個啟明燈也是在那時候點亮的。我那時候才知道竟然還有CPF這樣的一個認證!我看到了他們認證完之後的那種喜悅,我就跟他們做了一些瞭解,知道了這個認證代表了國際水準的引導者的水準。所以我覺得花蓮年會對我的幾個啟發:第一個是願意走引導這條路。第二個是明白了CPF,找到了正確學習引導的這個航標。第三個就是走進了OQ的課堂。 

我感覺學完OQ的一二三階以後,真的對我的引導技術是一個大的飛躍。我覺得自己真正朝著professional的方向前進,有了扎實的功底。所以到現在,我也特別熱衷於推廣OQ的課程,我覺得練武功就要跟高手去練,去學習。LauraShawn這兩位導師身上有特別閃光的一點,就是他們的那種教學的嚴謹度。無論在課堂,還是課後完成作業的環節,會非常嚴謹、認真的對待每一位帶著夢想來的人。我也一直覺得特別榮幸,有這樣兩位前輩導師在指引著我,在引導的路上沒走彎路。 

還有一點就是,我看到這些引導前輩們的經歷,尤其是Larry特別讓我感動,他在南非的經歷以及他獲獎,他對當地貧窮人民的改變。所以我自己也發了一個願,就是我的後半生不僅自己要在引導上精進,而且還應該去推廣這種技術,讓更多的人正確的選擇學習引導的道路因為在中國目前的發展階段,真的需要更多的不同領域的人去認識到有引導這樣一門技術可以幫到大家。 

 

從培訓者到引導者的轉變 

 

我做了那麼多年的培訓,其實我覺得trainer這個角色,它是給予別人的。通常你站在臺上,大家看到的是你,都是你在講,在給予。但是當你去做facilitator的時候,這個舞臺不是你的,而是屬於參與者的,所以在這個舞臺上應該看不到你才對。你應該是幕後的工作者,你可能是導演,也可能是編劇,但是主角主演是他們。我覺得這是最大的一個區別。 

我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其實也是遇到了很大的挑戰。其實我是考了兩次CPF才通過的。第一次我是帶著那種非常強的trainer的痕跡在裡面。作為trainer的時候,其實你有很強的意識是要control這個場域,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特質,尤其是那些講的越好的老師,尤其講大課的,他的控場欲望更強。可是當你去做引導師的時候,你就要放下這個control。你怎麼樣能做到六個核心能力裡面追求的那種意境——中立neutral,以及跟客戶的那種協作的關係?其實在你之前的準備以及你在現場的表現,都有非常大的一個差異。 

作為trainer的時候,不用改變什麼,你的concept,可能講200遍都是這個內容。但是當你作為facilitator的時候,你每一次都是全新的,每一次都是獨特的,每一次都是根據這些客戶量體裁衣定制化的。那麼對於你的要求呢?就是你怎麼樣去尊重所有人。你在現場應該是非常中立的,因為很多case裡面他們是一堆的矛盾體,一旦你的語言、肢體語言,還有你的設計裡面,偏袒了哪一方,你都會丟掉一個標準的國際上認可的CPF所應該具備的那種道德觀,這種東西就是最大的一個轉變。 

在我第一次考CPF的時候,我下來那場考試就意識到了過關的那些人和我的差異在哪裡?這是我最大的一個缺點。在當時我的語言裡不自覺的就出來:怎麼樣、差不多了、還有些什麼。。。這些控制性很強的話。看起來好像是你在尊重大家,實際上你還是在control。我覺得對有trainer經驗的人,其實在這裡也是一個難點。 

我覺得有意識就好,當我真正考過之後,我邀請了一些朋友去觀察我的現場。他們講,Nancy,你現在和過去最大的轉變就是,你不再控制了,你懂得尊重大家了,你也不再急了。我以前就急,經常為了我的進度而往下趕。但現在就不會特別去趕,而是嘗試讓自己去修煉那個beingenjoy他們在當下享受的東西!只要不偏離我的objective,那麼我就會很尊重他們在當下。然後如果真的需要有些調整,我會跟在場的那些sponsor或者其他的人進行交流一下,為什麼會這樣,然後怎麼樣,我覺得感覺特別好。 

我覺得在我成為一名CPF的路上,這是非常大的一個轉變。我也特別把這樣的一份禮物送給那些跟我一樣在路上的,trainer的角色轉過來的夥伴們,平時你們講的比較多,但是要控制在這裡面你的比例以及跟客戶協作的比例而不再是你一個人的獨角戲,獨自控制,我覺得這是最大的一個難點。有的時候人是有盲點的,自己真的看不到一些點,這時候就需要別人的回饋,不斷的自我反思,不斷的self-awareness,我覺得這一點很重要。 

 

內部引導師與外部引導師的不同 

我是屬於企業內部的引導師,但我也跟領導申請,為了提升自己的引導技能,我會利用業餘時間到外面去做一些實踐。 

我自己的感觸是,相對於外部的以引導為生的引導師來說,內部的引導師還是有一些容易的地方,大家都很熟,有的時候會給一些面子,不會那麼的challenge你。當然反過來講,我覺得對一個引導者技能的提升,這不是一個好的地方,因為真正的挑戰才能促進引導師的成長,越遇到尖銳的挑戰,其實那才是你成長的機會。 

我覺得作為內部引導師的一個挑戰是,你能否真的讓他看到你的價值,你能否真的幫到他的這個團隊。當內部這些leader都是control型的,他更習慣於發號施令,他面對團隊去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他只有看到你真的幫他的團隊解決了問題,他才會認可你,否則他根本就沒有耐心等著你一步一步去做。 

在我們Autopilot Leadership Lab裡面,每年都會run大概十幾期的workshop。其中有一位參與者是團隊的leader,他的團隊在一次變革中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團隊規模從60多人變成130多人,有幾個團隊都並到他的團隊裡面來了。他原來的團隊裡向他直線彙報的有六個人,合併後變成了12個人。他說這個團隊有一半的人都互相不瞭解,也不清楚各自的行業背景,缺乏彼此信任。每次開會都有一些分歧是互不相容的,甚至在會後單獨去遊說leader,表達各自的想法和觀點,這讓他非常為難。他正處於大型的組織變革當中,手裡變革的專案已經很多了,管理幅度又大大超出原來的範圍,現在又遇到團隊的問題,已經被弄得焦頭爛額了。 

所以他就來求助我們幫他做一次工作坊,讓團隊成員之間能夠彼此放開,建立信任。然後我就跟他一起設計了一個有關團隊信任的工作坊,兩天。因為我們前期訪談做了一些瞭解,比方說他們說的專業背景問題,我們都有設計一些單獨的話題讓他們去交流,比如讓他們說出自己職業生涯裡面最牛的一件事是什麼?然後分享給大家。然後他們才知道,原來平時跟自己天天掐架的某人,比自己還牛!然後他們就開始不斷的打開,開始一點點的看到其他人。我們也設計了一些打破過去的模式,形成新的信任的團隊,我們要做的一些action是什麼?然後在現場就看到他們開始彼此交流,約時間,效果就挺好的。 

在這次工作坊之後的一個月左右,我又進行了跟進,組織他們做一次分享。讓他們就上次的工作坊產出,以及一個月來的行動和現在的心得進行分享,以及有什麼新的insight。在那次分享中最有意思的是,他們完全上升到整個team的高度,像他自己是老大的角色一樣在思考很多問題。當時他們的老大也在場,就跟我擠眼睛,意思好像在說,看,怎麼樣,他們自己在玩。這種感覺特別爽。其實在上次工作坊之後,他們就已經打開了這種氛圍,彼此之間的那種協作,互相的看到,非常的棒。 

三個月之後,我又一次跟進他們,去訪談他們現在做的怎麼樣。當時是他們在面臨著變革之後,新的大團隊的目標發生變化,然後他們要跟業務口對接的要求更高了,又遇到了新的挑戰,就是怎麼樣能讓團隊突破自我。因為他們是技術型的,比較內向比較理工科的思維,如果要突破,如何能夠走到用戶端,如何能夠跨部門的協作更好,所以我就又接到另一單生意,又做了兩天的工作坊。 

這個leader也特別癡迷於引導技術,特別的buy in。他覺得真的在他的團隊特別危難的時候,他自己特別無助的時候,我們能夠幫到他,讓他自己的團隊在那一時刻有了這麼大的轉變,而且團隊融合的這麼快,他自己都特別感謝我們幫助他的團隊的成長。 

我覺得,在一個企業內部如果做引導做得好的話,內部的客戶會真的非常的信任,然後後續在他一些組織發展不同節點的時候,他也會想到你應該可以幫到他。這也是一個內部引導師跟外部引導師不太一樣的地方,有一個長期的可持續性。 

 

案例分享,真正感受到引導的威力 

去年10月份,我給一家NGO的企業去做了一個80人場的引導。我做完前期訪談之後,發現有一些事情是不能改變的。比方說,來的這80個參與者都是大學社團裡面那些做環保的leader,他們是一個完全沒有過從零開始把一個環保專案的一整套方案全部做出來的經驗的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只是憑著喜好,就是捐捐衣服,減少扔紙啊,就很簡單的這些。然後我看了主辦方給他們四五天下來的安排,我是最後一個環節,竟然要帶他們每個人寫出來一個在雙十一校園產生的快遞垃圾處理的方案,他們每個人都沒有經驗,然後他們所有的參觀也跟這個沒有關係,參觀的都是垃圾處理廠這些。 

我看到這個情況,對他們進行個別的抽樣訪談之後,我就跟對方商量,我說我看到了哪些風險,然後我就跟他們提出來一個要求,就說我需要提前進入到前幾個嘉賓的演講,在現場觀察他們。我感到驚訝的在哪?上午我在現場聽的時候,聽到參與者都在說,完蛋了,下午讓咱們出方案,到現在還沒有一個跟咱們要出的方案有關的,這個怎麼辦?所有人都在惶恐的狀態。 

然後當我開始的時候,我有三個小時的時間,開始用流程帶領他們思考,充分利用80個人的智慧。在我的流程設計裡面,有一個經典的設計就是點子牆,我用五塊的引導布,貼了一個點子牆,我讓他們不斷的create idea,從Me-We-Us小組,到開始強關聯,跟牆上的一些再做連結,不斷地引導他們和啟發他們這些點子,以及哪些點子對你的啟發,對你的幫助。結果這個環節結束之後,從開始他們進入狀態時的惶恐,我發現他們不斷的有笑聲,而且一堆一堆的在探討。在倒數5分鐘時,我就問了一下,我說讓大家take away下,今天對你來講最大的收穫是什麼?結果,他們不是講他們今天的收穫,而是問了我第一個問題,老師,我想先問一下,你是什麼人?你能告訴我們一下嗎?他們原來以為我是來講課的老師。 

我說,為什麼你好奇我是誰呢?他說,老師你知道我們上午和前四天都是惶恐的,花了這麼大代價讓我們全國各地來了,花這麼多錢,我們到上午都不知道我們咋幹,但是現在我們每個人手裡都拿著一份自己回去能落實的行動方案,從什麼時候幹,怎麼幹,全有了,全是借鑒現場大家的。所以我好奇你是幹什麼的? 

然後我說,那好,現在就更名一下,請大家不要再叫我老師,我不是一個老師,我是一個國際引導師。我告訴他們,我的工作就是幫助那些在困惑中的人,通過我來設計一些流程,説明他們找到他們的方法。然後他們就說,老師,我們不僅今天收穫了這個方案,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方法,而且我們會謝謝你的一些做法在我們社團的應用。 

我覺得那一次是讓他們特別震撼的,竟然問我是幹什麼的,你怎麼這麼神奇,讓我們拿到這個東西,而且每個人都覺得超滿意。這是我看到的一面,就是從惶恐的一群人變成興高采烈的一群人,這就是引導帶給他們的 

 

CPF認證的心路歷程和建議 

我對CPF的認知是來自花蓮那次年會。我看到所有的在上面的speaker都是CPF。我覺得他們的那種嚴謹度,他們在做引導的時候的那種細節的打磨,我都有觀察到,我覺得那是一個你願意從事這個行業的一個最高的標準。我如果認可引導這項技術的話,我就應該像他們一樣,應該去參加CPF這個認證,這是我受啟發的一點。 

另外一點是,我覺得現在社會上也有蠻多的不同的認證,我其實也都去瞭解過,當然我看其他的導師並不多,我還是在IAF這邊看到的導師是比較多的,而且每一位的風格都各有千秋,但每個人都有非常類似的一種嚴謹的標準,這個我覺得就是大眾和小眾,我看到就會這樣去選擇的。 

我去參加CPF認證的時候,發現在現場的環節,簡直是每一個去參加認證者的一次蛻變。你碰到的assessor,從你進入流程開始,你過往做的那些案例裡面,以及他跟你在現場的一天下來的兩次面試,你都會覺得是收穫到寶了。你看到他們在當中無論是對你流程的challenge,還是對你現場的challenge,你都會覺得非常難,他們的challenge都非常有水準, 都不是提前設計好的,而是由感而發,你的漏洞你會暴露給他。這個過程我感覺就像一個CT機一樣,把你作為引導師從上到下,從腦袋到腳底都掃描一遍,你所有的毛病都會暴露無遺。這也是我為什麼特別喜歡推薦那些喜愛引導的人要去參加認證,這是非常過癮的一次體驗。 

你如果要考CPF我給到的建議是說: 

第一點,一定要想清楚為何而來,為何而做。其實每個人的目標都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是一個freelancer,希望學了引導後,在頭上多一個光環,這個光環也代表著你的水準,這沒有問題。還有一些同學是真的完全喜愛引導的,覺得應該在這裡面去挑戰一下。如果你只是想多一個光環,即使僥倖過了考試的話,我也不覺得你會走得很遠。因為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們的眼睛是雪亮的。假如你和另外一個人對比的話,你的差距就一下子看得出來,不可以懈怠你面對的客戶,你真的永遠要用那六個核心能力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不斷的去精進。 

第二點,你要認認真真的在平時去做好引導的功課,要不斷的去做更多的case,絕對不是七個case就能讓你過關的。這些評委們都是非常厲害的、資深的前輩,你做了多少個,他跟你一對話,一看你的流程就看得出來。比如所,你做這麼多,有沒有邊做邊反思和成長? 

第三點,要帶著道德觀去不斷精進。看看IAF的那六個核心能力裡面,我特別覺得CPF考試是一個道德水準的界定。第一個核心能力就是客戶協作關係。這裡面的學問很大,有的人以為說客戶協作關係就是客戶說啥我就幹啥,這是不對的。在一個國際認證的CPF的腦海裡,你要有你的道德水準,你要有不被別人當槍放的這種思想準備。有一些case,甚至他要讓你去做槍的,你是應該拒絕的,你不是為了他付你那個錢而做,你是為了真正去解決團體的問題而來。 

我覺得這些都要求你真正做到表裡如一的一個合格的facilitator,你要有扎實的基本功,真的要有很多的工具的實踐,然後你有很好的導師的指導,你真的背後也要看那些專業的引導的書,然後你要非常開放的心態去接納自己,讓自己追求更完美,不斷的去完善自己的那些缺點。包括你的做法上面要更精進,是帶著道德觀的去精進。我覺得這才是一個合格的CPF,讓所有接觸你的人都能看到,你不是一個單獨為了賺錢而來的人。 

 

營造引導社群的初心 

我的初心其實就是因為IAF花蓮年會震撼了我,這種技術不應該只局限在企業裡面用,應該可以服務大眾,所以我當時就想,自己要去更好的學習這個技術,然後將來也像那些前輩們一樣,可以讓引導技術真正的去幫到世界上其他需要的地方。所以我們廣州這個群裡面,我們的一個使命就是,讓世界看到引導,讓引導參與世界改變,這就是我們的口號,所以我們也為此而不斷的去推廣引導。 

在推廣的過程中,我看到身邊的朋友們,他們可能是一個企業的老闆,可能是企業裡面的leader,也可能在NGO裡面正在創業,這麼一群很有公德心的人,他們從原來對引導一無所知,但是當他們參與社區裡面的一些我們主辦的活動之後,他們和他們的團隊都發生了非常多的變化,不斷地有人跟我說,非常感謝你們,有這麼多的機會讓我們能夠學習,我們找到了正確的學習的道路。 

我覺得他們的這些變化和受益,真正的這種改變,讓我非常欣慰。我的發心就是要推廣引導,讓更多的人認識到引導,讓他們去用,讓他們去解決他們身邊的問題。當我看到更多的人在我們的社群裡面找到了正確的學習道路,少走很多彎路,我覺得這些都是激勵我繼續前進的力量,甚至願意犧牲很多業餘時間,拉著家裡人和朋友們,都在一起搞這個社群。 

 

籌備2019中國年會,加油! 

我們看到中國的崛起,中國企業的崛起,還有其他社團的崛起,真的有很多的地方是需要引導的。但是國內做引導和專業度高的引導並不是很多,怎麼樣讓大家看到正確的和對的引導?其實舉辦年會是非常好的一個方式。 

原來我們是想申請2020年亞洲區的年會在中國舉辦,但遺憾的是結果出來了,2020年的申辦權落到了瑞典的斯德哥爾摩,要舉辦一個global的年會,可能區域性的就不再單獨辦了(亞洲區還需進一步確認是否舉辦)。但是我們申辦亞洲區年會的決心還在。如果亞洲區還舉辦,我們還會繼續申辦2020年要在中國,這個材料已經留在那了。然後我們的團隊也已經組建了,現在快接近30人了,來自於全國的志願者都在,他們也表示沒問題,會繼續在的。 

假如亞洲區2020年不舉辦的話,我們在中國的幾個核心的member已經商量了,我們要在19年集中在廣州辦一個中國為主導的大型年會,具有國際水準的。到時候仍然會希望打出廣告,去讓全國的引導愛好者們知道有這樣一個年會,也會邀請國際上那些知名的speaker,讓他們知道我們要有這樣的行動。目前場地已經有了,志願者團隊也在,剩下的就是找speaker的問題了。 

最近我們正在準備這件事,定好日期之後我們會儘快給大家通知,屆時歡迎大家參加和支持!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