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領導力課程總是學的多、用的少?

原創│Open Quest

 

Benson 是一家跨國科技企業的優秀工程師,由於他卓越的個人績效,高層決定將他提升為部門領導,並且也為他安排一系列的領導力培訓課程。在經過許多培訓後,Benson 發現這些領導力的模型、理論、技巧雖然學了很多,在面對真實情境時能夠用出來好像寥寥可數。即使剛上完培訓課程總是信心滿滿,但是在回到工作崗位不到一周就被「打回原形」,這讓 Benson 不禁懷疑:為什麼學了很多領導力理論與技術,能夠真正實踐出來的卻很少?

 

最遙遠的距離:領導力的知與行

在企業越來越重視人才培育、領導力培訓課程推陳出新的今日,Benson 的例子並非個案。儘管已經深切瞭解改變領導行為的好處以及不改變的壞處,並且裝備了多樣的技巧與工具,許多人在面對真實情境時仍然顯得左支右絀,「我知道我應該要正向思考,但是我就是沒辦法!」這讓領導力理論與技巧的「知」與「行」,彷佛成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在造成領導力理論與技術無法實踐的眾多原因當中,其中兩個主要的因素分別是「環境的動盪複雜特性」以及「負面的自我對話」。

 

環境的動盪複雜特性

筆者還記得大學修習「中藥方劑學」時曾經聽老師的一席話:「照書生的病最好治。」這是因為如果症狀跟醫書上寫得一模一樣,在治療上就比較單純,但是在實際情況,人體生病時的症狀卻往往相對複雜,而領導者所面對的領導情境也往往比領導力書籍上寫得還要複雜,並且還會隨著時間持續演變,儘管許多課程都會有情境類比、案例研討,卻也不可能涵蓋所有的變化,這讓領導者在大多數時刻只能回歸大方向的原則、基本工具來因應領導情境的變化,例如傾聽、正向思考、換位思考、提出開放性的問題…等等。然而,即便是適用廣泛情境的基本原則與工具,在使用時也往往因為負面的自我對話(negative self talk)而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負面自我對話:阻礙潛能的內心獨白

自我對話指的是我們內心的自我獨白,源自於我們內在的心智模式,它通常不會被明說出來,卻是我們內心最真實的聲音,而其中那些會阻礙我們展現能力、抑制潛能的內心獨白,就稱為負面自我對話。負面自我對話依其性質可分為很多種,在此列舉其中幾種:

 

    • 糟糕化(awfulizing

「糟糕化」把一個問題或現象往負面的方向詮釋,讓它們看起來更加地惡化、放大,並且讓我們無法看到事物正向或中性的面向,例如「這個任務太困難了」、「我辦不到」、「這個人怎麼這麼難搞」。

    • 災難化(catastrophizing

「災難化」指的是在預測困難或挑戰情境的未來發展時,直接認定事情會往最壞的方向發展,然而回首過往,我們會發現這一生大部分惡劣狀況其實從來沒發生過。儘管如此,在身處挑戰情境時,災難化會抑止我們理性思考的能力,啟動我們原始的「警急系統」,讓我們容易落入「戰鬥或逃跑」(fight-or-flight)的模式。

    • 過度類推(overgeneralizing

「過度類推」是在缺乏普遍觀察的情況下,把單一現象或事件的發生擴張到所有的情境,具體的例句像是「他每次都這樣」、「她老是跟我作對」,簡言之當我們發現內心的獨白中有「總是」、「從不」或「每次」等詞的時候,可能就是過度類推在作祟。

    • 極端化思考(polarizedthinking

「極端化思考」就是「全有或全無」(all-or-nothing)的思考方式,它與我們喜好貼標籤、歸類的偏好有關。這種自我對話只會看到事物或現象的極端,例如成功/失敗、贏/輸、黑/白、強者/弱者、好/壞,讓我們看不到兩個極端之間的「過度地帶」,無法看見現象的複雜本質,也因此讓我們難以進行複雜的思考。

    • 應該(shoulding

當我們在內心構建了一個完美的形象,並且執著事物絕對要達到這個完美境界時,就可能落入了「應該」這類自我對話的陷阱,相關的例句包括「我應該要考慮到的」、「他應該要成功的」、「我絕對不能犯錯」。這些自我對話讓我們過度執著於自己或他人的不完美,使我們活在懊悔、批判與苛責之中。

 

上述的負面自我對話不是讓我們活在對過去的批判與懊悔,就是讓我們對未來充滿擔憂與焦慮,無論是何者,它們都讓我們失去了對當下的覺知與觀照,讓我們在當下「卡住了」,因而讓我們無法運用從領導力培訓課程所學到的理論與技巧。這些負面自我對話來自「對失敗的恐懼」,或者進一步地說,是源自「求生的焦慮」,而我們在領導力培訓所學的新的心智模式,例如「正向思考」、「換位思考」,在遇到這個以「恐懼」及「焦慮」所主宰的心智模式時,往往在屈居下風—因為我們已經太「習慣」了!

 

當下領導力:運用即興劇技巧處理負面的自我對話

即興劇是一種「沒有劇本」表演方式。在典型的現代即興劇當中,觀眾或主持人現場給予演員指令,而演員們就得根據指令、其他演員的狀態即席演出,讓劇情能持續推進。這樣的表演方式,常被用來訓練演員處理演出時的突發狀況,在面臨忘詞、走位元錯誤等看似「搞砸」的情境時,能夠免於負面自我對話的束縛(例如「糟糕我忘詞了」、「我演不下去了」、「他不應該這樣演的」),進而能迅速反應、繼續演下去。

許多人在初看即興劇時,可能會以為即興劇演員是因為「已經事先想好各種情況」或是「極度聰明」所以才能立即反應;然而事實上,他們能夠迅速反應,是因為即興劇的訓練讓他們能夠克服對失敗的恐懼,並且專注於當下、保持開放,進而讓內在的創意與靈感自然流現。

由於這種「當下回應」的特質,能夠幫助演員因應舞臺上各種變化的即興劇,同樣也能夠幫助領導者從容地面對複雜多變的領導情境,因此今日許多國外知名學府的管理學院(例如美國史丹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以及許多跨國大企業已紛紛開始運用即興劇技巧來進行領導力培訓,幫助領導者靈活且自信地面對各種情境,進而能夠實踐從其他領導力培訓課程所學到的領導理論與技巧,成為他人想要追隨的領導者。

 

這就是即興劇技巧所培養的「當下領導力」,讓領導者在做好最佳準備的同時,也能夠以最開放地態度迎接各種可能性!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