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團隊合作及參與的第一道鐵門檻

作者│黃意鈞

 

前陣子一位在 IT 企業任職的朋友與我分享了他的一位同事 Frank(化名)的故事:

Frank 是該企業的一位高管,平日在部門內推動專案時,往往是由他自己負責專案全盤的規劃與決策,然後再交辦部屬執行。在某一次的專案會議中,Frank為了凝聚團隊智慧,增進大家對項目的認同感,讓專案在落地是能夠更加順利,因此鼓勵參會者踴躍提供意見。

由於過往幾乎不曾被徵詢想法,大家感到興致高昂,紛紛提出各種不同的意見,然而這些意見卻因為跟 Frank 原本期待的方向差太多或是可行性太低,導致沒有一個想法被採納。

儘管如此 Frank 仍然不氣餒,在之後的專案又召開幾次類似的會議邀請大家集思廣益。然而,儘管 Frank 還是一樣地努力問大家「有沒有意見」,大家在會議中的反應卻是越來越冷淡,讓 Frank 感到氣餒與不解。

上述案例的情境其實不算罕見,尤其是在原本習慣領導者「獨斷決策」的組織想要轉型為「合作決策」時,特別容易遭遇上述的困境,使領導者幾經嘗試感到挫敗後,最後還是回到個人獨斷決策的模式。造成上述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領導者對於下屬,以及下屬對於自身在決策中的角色,雙方存在著認知上的差異。

 

領導者與下屬認知差異造成的困境

就領導者的觀點而言,由於領導者擔負著團隊的成敗責任,再加上領導者往往把「規劃、決策」視為他的工作(不然公司要請我來做什麼?),因此除非是對「激發團隊智慧與參與」有特別堅定的信念,對於分享規劃與決策的機會通常是相對保守謹慎的。因此如果要開放給下屬參與,常見的作法是領導者已經有腹案後,才邀請下屬提供意見,看看大家有什麼想法,納入其中合適的意見,如果發現下屬提出來的意見都不夠好,最後就還是採用原本的腹案。

另一方面,當下屬不知道自己的意見只是被拿來「參考」,以為自己的意見只要被提出就一定會被採納(否則何必問我們的意見?),一旦自己的意見最後沒有被採納的時候,就容易覺得領導只是「假裝開明」、「只是希望從我們的嘴巴中說出他想要的想法」、「根本就沒有打算聽我們的意見」,因此即使日後領導者再怎麼努力邀請提供意見,下屬傾向不再積極提供自己的觀點,或是只提出「領導者想要聽的觀點」。

為了掙脫上述的困境,領導者可以透過「事先講明下屬在決策流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幫助下屬在討論過程中發展思維」兩個途徑來提升團隊的合作與參與。

 

事先講明下屬在決策流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會議一開始、甚至在會前,就要先讓下屬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決策流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一般在決策流程的參與,可以分為「提供意見」、「擁有決策權」兩類,而每一類又可以粗略拆分為兩個層級。這四個層級對於決策的參與程度由低到高分別是:

  • 提供意見
    1. 提供與執行面相關的意見,幫助決策落地
    2. 提供想法讓決策者考慮、形成決策
  • 擁有決策權
    1. 在給定的架構下(例如預算、人力、時限),與會成員被賦予參與決策的權力
    2. 與會成員擁有完全的決策權力

 

除了讓所有參會者對於彼此的角色定位有共同的認知,如果領導者在會議之前就已經有初步想法,最好也要先公佈讓大家知道,並且說明清楚「哪些部分是已經訂好的」、「哪些是要開放讓大家討論的」、「已經訂好的部分還有多大的調整、討論空間」。看到上述的建議,有人或許會有這樣的疑惑:

 

❝ 如果一開始就讓下屬知道自己已經有腹案,

或是知道他們只是扮演提供意見的角色、並沒有決策權,

他們是否就不會全心投入討論? ❞

 

誠然,如果讓下屬事先知道自己的意見未必一定會被納入決策,的確可能會降低下屬的參與程度;然而,如果為了激發參與而刻意隱瞞、營造與會成員的意見能夠左右決策的假像,即使可以一次性地激發下屬的參與,一旦被識破卻很可能會傷害領導者與下屬之間的信任,導致下屬日後不願意再積極參與。相對地,如果讓下屬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能夠參與的程度,不僅能夠維繫彼此的信任,下屬也比較願意持續地積極參與。

 

幫助下屬在討論過程中發展思維
  • 運用提問掌握討論的節奏

在討論前期幫助參會者發散思維,包括從多種維度提問,幫助參會者從不同面向思考,鼓勵參會者提出想法,即使只是「半成品」的想法也沒關係。此外,運用提問技巧來引導參會者把想法進一步提煉,例如在參會者所提出的想法還很模糊時可以提問「在你所提出的想法和這次會議的主題之間,你看到了什麼樣的關聯」。

經過前期的發散,討論後期的重點在於收斂思維,包括提出較具挑戰性的問題,引導成員運用批判思考,針對前期提出的想法進行比較、分析、評估與整合,最後形成會議的結論。

 

  • 活用不同的參與形式降低提出新想法的風險

創新通常伴隨著風險,提出新想法也是,尤其是組織內的競爭本質,讓「提出新想法」的風險更是變得特別高,讓人擔心自己的想法不夠好而讓自己在眾人面前顯得很愚蠢。因此,領導者可以運用不同的參與形式來降低參會者所面臨的風險,進而更願意提出意見,例如把參會者分成二到三人的小組進行討論,讓個別參會者不需要承擔在所有人面前發表意見的壓力,同時也增加個別參會者發言的機會;此外,還可以在小組討論之前先進行個人的頭腦風暴並且記錄下來,讓參會者在之後的討論因為「有所本」而在發言時更有自信。

促進團隊的合作及參與從來就不是特別容易的事,它需要一些方法、需要對於團隊動態(包括團隊成員之間,以及團隊成員與領導者之間)的覺察,也需要領導者對於開放參與的一點信任與勇氣。儘管看似不容易,如果能夠堅持嘗試,累積成功經驗,就能夠促成下一次成功的團隊合作及參與,讓團隊越來越能有效地凝聚觀點與智慧處理複雜的事務、越來越快速回應內在與外在環境的挑戰,並且持續地學習與創新。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