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落地—領導者一定要知道的致勝策略!

作者│黃意鈞

 

影響決策落地三因素—承諾、連接感、信任

一個在團隊會議所做出的決策能否順利落地執行,取決於許多因素,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承諾」(commitment),指的是團隊成員接受最後做出的決定並且願意執行的程度。

另一個是「對於團隊的連結感」(attachment to a team),指的是個別成員把自己視為團隊的一份子,並且期待與其他成員共事。

還有一個是團隊成員對領導者的信任(trust)。因為在做決定的過程中,未必每次都能以共識做決定,個別成員總有可能碰到自己的意見沒有被領導者採納的情況,因此這個時候他對於領導者的信任,就會影響他是否願意跟隨領導者所決定的方向。

 

領導者決策行為對三因素的影響研究

 

領導者在做決策的過程當中,有沒有可能針對上面的三個因素來施力呢?答案是:有的!

1995年美國南加州大學的一個團隊在管理學期刊(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發表了一篇論文(注),研究的正是領導者在決策過程中的行為對於上述三個因素的影響。

在這篇論文裡,研究人員想要瞭解「領導者是否考慮成員的意見」以及「領導者做決定時是否納入成員的意見」如何影響成員對決策的承諾、對團隊的連結感以及對領導者的信任。參與實驗的20個團隊是來自一家財富500強(Fortune 500)的企業。在實驗過程中,每個團隊的任務是要針對某家公司提出建議。

首先,每一位參與者(包括團隊成員與領導者)都會拿到一份關於那家公司的資料,自行研讀後寫下自己對於那家公司的建議,以及建議背後所根據的事實與假設。接下來就會進入討論時段,過程中每一位團隊成員都能夠在不受其他人打斷、批評的情況下分享自己的想法,在分享結束後領導者會暫時離開團隊做出決策,然後回到團隊向成員說明他最後的決定。

為了研究「領導者是否考慮成員的意見」的影響,研究人員指示一部分團隊的領導者在討論過程中展現積極聆聽(active listening)的行為,包括提出澄清性的問題以及重述團隊成員所說的話。

而為了研究「領導者做決定時是否納入成員的意見」的影響,研究人員指示一部分的領導者可以自行判斷要採納哪些被分享出來的意見來做出最後的決定;另一部分團隊的領導者則是被指示不要採納團隊成員的意見,而是拿自己最初的想法作為最後的決策。

實驗結果顯示,當領導者在討論過程中有表現出考慮成員意見的行為,成員比較會覺得整個過程是公平的,並且對於領導者的決定會有比較高的承諾,而成員對於團隊連結感以及對於領導者的信任度也會增強。

 

此外,如果領導者在做最後決定的時候有納入成員的意見,成員比較會認同過程的公平性,對於領導者的決定也會有更高度的承諾。

「納入成員意見可以提高他們對決定的承諾」的結果也許並不讓人意外;然而,許多領導者可能會擔心納入成員的意見可能讓他們無法做出比較好的決策。為了回應這個的疑慮,研究人員邀請一位外部專家以及一位參與者企業內部的人員,來為各團隊領導者的決策品質打分數。結果顯示當領導者有納入團隊成員的意見,他們的決策所獲得的分數會比較高,表示納入成員意見未必需要犧牲決策品質;相反地,納入成員的意見甚至還能幫助領導者做出更好的決策。

上述研究結果顯示了領導者如何能夠在與團隊成員討論的過程中施力,讓團隊成員可以對於領導者最後做出的決定更有承諾感、對團隊更有連結感,並且更信任領導者。

 

應用上述研究成果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如果領導者想要應用這個研究的成果,我認為有幾個地方需要注意:

首先,領導者不宜拿「提出澄清性的問題」與「重述成員的想法」作為單向操弄團隊成員的手段,也就是不能抱持著「反正我只要裝出這些行為,他們就會覺得我重視他們的意見」的想法。因為只要時間夠久,領導者內心的想法有可能會從無意間的言行舉止流泄出來,一旦團隊成員發現領導者不是真心重視他們想法,就會大大地降低對領導者的信任。

第二,「納入團隊成員的意見」不代表要對成員的意見照單全收。在這個研究中,即使領導者被指示採納團隊成員的意見,他們還是可以自己決定要採納哪些意見。

最後,在實驗中領導者依照研究人員的指示,讓每位成員都有時間發表他們的想法,但是在實務上這樣的情境卻未必常見。我們可能常常在會議上看到每一位參與者未必都有發言機會,即使有機會說話,參與者往往在還沒說完自己的想法之前就會被打斷或批評。如果領導者能夠具備一定的會議引導能力,就能夠對「會議流程如何影響成員參與」有更好的覺察,透過流程設計來讓成員都有發言的機會,並且運用提問技巧來協助成員思考、厘清想法,如此就比較有機會在會議中提升成員對決策的承諾、對團隊的連結感以及對自己的信任。

 

促進決策落地執行的致勝策略—開放參與

最初會想要介紹這個20多年前的研究,是因為我認為這個研究的成果可以為正在考慮讓成員參與決策的領導者打上一劑強心針。

提到「開放參與」,我們馬上想到的可能是「讓成員擁有最後的決策權」。然而,事實上參與分成了好幾個層級,即使沒有開放讓成員做決定(這是最高層級的參與),這個研究的結果指出領導者還是可以透過讓成員有表達意見的機會、協助成員厘清想法,並且在做出決定後向成員說明他們的意見如何影響了最後的決定,來做出更好的決策、提升團隊成員讓決策落地執行的意願。

 


注:Korsgaard, M. A., Schweiger, D. M., &Sapienza, H. J. (1995). Building commitment, attachment, and trust in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teams: The role of procedural justi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8(1), 60-84.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